服用方藥亦應結合人體之動態和藥物作用之特點, 選擇最適宜時間, 以充分發揮其功效。
人體臟腑氣血陰陽的生理活動與病理變化隨時處於動態之中, 所以服用方藥也應當結合人體動態和藥物作用的特點, 選擇最適宜時間, 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性, 使疾病好得更快。
以肝病為例, 認為治療肝病的藥物最好在睡前服, 或藥後即臥, 宜靜不宜動。 這是因為"人臥血歸於肝", 藥物有效成分吸入血中, 流入肝中, 肝血流量愈大, 藥物在肝內有效濃度相應增高, 療效也就越好。
另外, 對於排石方藥, 結合現代醫學研究,
除此之外, 在服藥時間上, 我們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病在上焦的(心、肺部), 欲使藥力停留較久, 宜飯後服。
2.病在下焦的(膀胱、腸), 欲使藥力迅速下達, 宜飯前服。
3.清熱解毒藥、潤腸瀉下藥、滋補藥宜空腹服(早飯前1小時或晚飯後1小時), 此時胃中空虛容易吸收。
4.特殊藥物應特殊服用, 如助消化藥在服藥前應少量進食以助藥效;驅蟲藥應在早晨空腹服, 服藥前應喝點糖水, 這樣可以提高殺蟲的效果;攻下藥在大便後應立即停服;安神藥、滋補藥、延緩衰老的藥物宜睡前服用;安眠藥應在睡前2小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