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清熱藥
拼音:YU XING CAO
拉丁:Herba Houttuyniae
別名:蕺、肺形草、臭腥草、臭菜、臭蕺
藥用部位:全草
藥材性狀:本品莖呈扁園柱形, 扭曲, 長20~35cm, 直徑0.2~0.3cm;表面棕黃色, 具縱棱數條, 節明顯, 下部節上有殘存鬚根;質脆, 易折斷。 葉互生, 葉片卷折皺縮, 展平後呈心形, 長3~5cm, 寬3~4.5cm;先端漸尖, 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 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 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 穗狀花序頂生, 黃棕色。 搓碎有魚腥氣, 味微澀。
栽培要點:
產地:長江流域以南
採收加工: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採割。 除去雜質, 曬乾。
地道沿革:
性味歸經:微寒;辛;歸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消癰排濃, 利尿通淋。 用於肺癰吐膿, 痰熱喘咳, 熱痢, 熱淋, 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鮮品加倍), 不宜久煎。 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湯熏洗。
禁忌:虛寒證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