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 那麼對於這樣的一種疾病的患者而言有什麼比較好的飲食方法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心臟病人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供大家參考。
預防肥胖
肥胖的時候, 外周的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 容易誘發高胰島素血症, 同時還容易發生高脂血症, 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冠心病的發病因素。 避免攝取過多的醣類及澱粉, 注意食物如砂糖、糖果、饅頭、麵包、蕃薯、芋頭以及玉米等。
進食量宜少
老年人由於機體衰敗, 消化系統大不如以前, 所以一天之總熱量應限制。
均衡的飲食
均衡飲食, 全面滿足身體需要, 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促進生長發育和健康。 這不僅僅是心臟病人需要, 想擁有健康身體正常人都應該均衡飲食, 攝入食物像蔬菜、水果、五穀類、魚肉(瘦)、蛋、奶以及豆類等。 用芹菜、草莽、番茄等食物, 可降低血壓。 心臟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櫻子、草萄果等水果。
高膽固醇、油脂的限制
高膽固醇、油脂等食物選擇不當或進食過量都會增加心臟病發病風險。 肉類儘量用瘦肉部份,
食鹽的限制
當某些病人發生心力衰竭, 出現全身浮腫, 血壓升高以及心臟擴大伴心功能不全的情況下, 體內水份和鈉離子瀦留。 此時, 如不忌鹽, 鈉離子增加, 加重水的瀦留, 使浮腫更明顯。 因此限制鹽的攝入是防止體內水份瀦留的關鍵。 心臟病人應當注意像調味品、醃製品、臘味、罐頭以及速食面等食品。
多攝高纖維的食物
心臟病人便秘是相當危險的。 心臟病發作時主要症狀為胸悶和胸痛, 有些人還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暈、昏迷, 甚至發生抽搐。 而解決這樣的辦法, 可以多吃蔬菜, 水果, 玉米, 紅薯等食物,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