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 但是多數的人對於這樣的一種疾病的危害性不是很瞭解。 下面給大家介紹高血壓的危害和治療誤區, 供大家參考。
高血壓的常見危害
高血壓的危害對腎臟的影響
高血壓為什麼會損害腎臟?病理學家告訴我們:血壓增高以後, 全身小動脈血管收縮、痙攣, 長期痙攣的血管內膜可以發生玻璃樣變化, 損傷管壁, 使膽固醇等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 血管管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 腎小動脈、腎小球都可發生上述損害與變化, 而導致腎臟缺血、腎小球萎縮、細小動脈纖維化,
高血壓對心臟的影響
心臟是維持血壓的重要器官, 而血壓長期升高又會損害心臟, 導致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 高血壓對心臟的損害早期主要使心臟發生肥厚, 晚期出現心力衰竭與心率失常。 同時高血壓又常常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併發, 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機率是血壓正常者的兩倍。
高血壓對大腦的影響
高血壓對腦血管的損害大腦是人體的“指揮所”, 不能出一些一點問題。 為大腦提供營養的血管, 維持著大腦的正常工作需要。 腦血管出現缺血性(例如腦梗塞)、出血性(如腦出血)和短暫腦缺血,
高血壓的的治療誤區
別等到有症狀才服藥
有些人認為, 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時臨時服用降壓藥就好了, 沒有症狀就認為血壓正常了, 平時不吃藥, 這是錯誤的。 因為有的高血壓病人血壓即使到200mmHg以上也沒有症狀, 這些病人稱之為適應性高血壓患者。 服藥的唯一依據應該是檢測的血壓值, 而不是憑感覺。 要堅持服藥以控制病情。
偶爾血壓高一些是正常的
據研究證明收縮壓每升高10 mm Hg, 發生腦卒中的概率與致死性心肌梗死風險會分別增加53%與31%, 所以即使稍微升高一點, 心血管病的危險性也會明顯增加。 患者要引起重視, 避免意外的發生。
不斷變換藥物種類,
選擇某些降壓藥物, 獲得滿意效果後應該繼續堅持服用, 一般不會失效, 如有血壓波動情況發生, 應該尋找其他原因, 如感冒、發熱、情緒波動、熬夜、過度勞累等都可以導致血壓波動。
輕易判斷治療效果
血壓24小時都是有波動的, 偶然測到的血壓值往往不能真實反映全面的血壓情況和降壓療效, 提倡和鼓勵高血壓病人自測血壓來瞭解晝夜血壓的波動情況。 如有條件, 應該接受24小時血壓監測。
過於著急地想要將血壓降低
由於機體已經逐漸適應了高血壓的狀態, 假設如果血壓下降太快, 就會造成機體不適, 反而併發出現其他症狀, 而臟器供血會受到損害。 降壓藥應該從小劑量慢慢增加, 使血壓平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