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面癱中醫治療方法詳解

面癱中醫治療方法詳解春秋季節容易發生面癱, 面癱又稱面神經炎, 患上面癱的患者看上去嘴歪眼斜, 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形象, 同時也會給患者心理帶來影響, 面癱該如何治療?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治療面癱的方法。

【 1、】病久虛中挾實, 重在養血通絡

面癱發生在2個月以上, 屬於正虛邪實, 病人除具面癱主證外、還出現動輒乏力、自汗、耳鳴、胃納不佳等氣血不足之證。 治療則宜疏通經絡、補益氣血, 選炙淮 山、黃芪、苡仁、赤芍、絲瓜絡、石菖蒲、川芎、葛根、丹參、白芍。 若面部肌肉萎縮, 皮膚麻木較甚者, 可加20克當歸,

6克紅花;若眼瞼閉合無力者, 可重用 30克黃芪, 並加升麻、黨參各10克。

【2、】初起風邪客絡, 治宜祛風解毒。

面癱多發生在春秋之季, 可見口眼歪斜、耳鳴、頭暈、面肌不收, 部分歡呼著還可出現典型的劇烈疼痛、皮損紅赤、耳後皰疹。 面癱的發生因為感受風寒邪毒, 上犯頭面, 致使氣血鬱滯、經絡阻痹。

面癱發生較快, 符合“風善行而數變”的特性, 所以在起病初期, 應當祛風解毒, 佐以通絡牽正。 選荊芥、蔓荊子、防風、海風藤、絲瓜絡、地龍、蜈蚣、白芥子、伸筋草、全蠍、野菊。 若伴耳後皰疹疼痛, 則可加板細辛、藍根、白芷、連翹。

【3、】中期活血通絡、氣血瘀滯。

當面癱發生半月後, 病機常轉歸為氣滯血瘀、經脈痹阻, 病人面肌萎縮無力、面部麻木不仁;甲皺微循環彎曲度增加,

血液粘稠度增高, 部分管腔痙攣或狹小。 舌紫 暗、瘀點, 脈細澀。 所以治療宜側重活血祛瘀, 佐以通絡牽正。 選紅花、當歸、蜈蚣、地龍、赤芍、白芥子、川芎、片薑黃、全蠍、桃仁。 如果瘀血症狀明顯, 還可 酌用丹參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 1次/天, 1療程為7天, 配合治療, 以改善微循環、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 針刺療法】

常用的針刺主穴為翳風、下關、頰車、陽白等穴, 配穴可選四白、魚腰、地倉、合穀等穴。 針刺宜用弱刺激手法, 並可採用地倉透頰車、陽白透魚腰等手法, 每天交 替使用。 針刺每日1次, 每次留針20分鐘, 連續治療10天為1個療程, 一般需作2~3個療程的治療。 此療法適合面癱患者在急性期過後採用。

【按摩療法】

用手掌和熱毛巾在頜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側肌肉,

每日推揉3~4次, 每次推揉10分鐘。 可改善面癱患者面部的血液迴圈, 興奮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 使其早日康復。

用民間驗方治療面癱也很有效。 例如, 取生蓖麻子仁7粒, 將該藥去殼搗爛, 敷在面部的牽正穴上。 如左臉歪斜可貼在右臉的牽正穴上, 如右臉歪斜可貼在左臉的牽正穴上。

需要注意的是, 面癱患者在發病的初期應注意保暖, 可用棉墊、大口罩或其他棉質物品保護患側面部。 同時, 面癱患者應注意休息、減少外出、避免風寒、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和溫暖, 要用溫水洗臉、洗澡。 患者還應經常對著鏡子練習各表情肌的動作, 如皺眉、閉眼、鼓腮、撅嘴、露齒等。 經常做這些動作, 可以維持肌肉的緊張力, 防止肌肉萎縮。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