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很小的時候都要接種多種疫苗來預防疾病, 但是究竟給嬰兒接種疫苗有什麼要注意的呢?相信很多家長對這個都是一頭霧水的。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給嬰兒接種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吧。
預防接種會有兩種反應, 一種是一般接種反應, 這是由於製品本身所引起的反應, 有可能是局部反應, 也有可能是全身反應。 一般來說, 由於生物製品引起的接種反應輕微, 時間也比較短, 大概在一到兩天就會消失, 對此父母不必太擔心, 也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另一種是異常反應。 異常反應發生的原因跟個人的體質有很大的關係,
在接種前、後要注意的事項
1、要向醫生說明寶寶的健康狀況, 如果是早產兒或者營養不良, 最好先不要接種, 和醫生商量後定時間注射。
2、給寶寶接種疫苗以後不要急著回家, 要在接種場所休息三十分鐘左右, 如果寶寶出現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 可以及時請醫生診治。
3、寶寶一出生, 醫生就會給你一本小冊子, 上面會詳細寫有寶寶應該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時間, 父母要嚴格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式和時間進行接種, 不要半途而廢。 如果因為粗心錯過規定的注射時間,
4、接種以後, 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 防止局部感染。
5、寶寶接種以後, 父母要細心觀察寶寶的反應, 不要讓他劇烈運動, 如果寶寶有輕微發熱、食欲不振的現象, 這是正常的, 一般一到兩天會自動消失。 但如果反應強烈且持續時間很長, 就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診治。
有以下情況的兒童一般應禁忌或暫緩接種疫苗:
1、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的小兒不宜接種, 等待病癒後方可進行接種;
2、體溫超過37.5℃, 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接種, 應查明病因治癒後再接種;
3、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4、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
5、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6、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接種;
7、當孩子有腹瀉時, 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數超過4次的患兒, 須待恢復兩周後, 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8、最近注射過多價免疫球蛋白的小兒, 6周內不應該接種麻疹疫苗;
9、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10、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 在帶寶寶接種疫苗時, 一定要將寶寶當時的身體情況詳細反映給醫生, 最好攜帶相關病史資料, 其中有些父母自己難以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的情況, 一定要告訴醫生, 由醫生決定。
雖然說疫苗接種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