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視不單單是看不清東西, 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狀可能發生變化, 即前後徑加長。 隨著眼球形狀的變化, 眼球後部的視網膜和脈絡膜會受到牽拉, 從而導致視網膜脈絡膜變性, 所以高度近視有可能發展為“病理性近視”。 如果出現裂孔, 就有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 其後果就是失明。
高度近視要做什麼檢查?
一般來說, 近視度數每增加300 度, 眼球前後徑增加約1毫米。 因此, 近視的度數越高, 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危險越大。 據統計, 70左右的視網膜脫離患者是近視眼, 其中30-40是高度近視。
黃斑是視網膜上的一個很小區域,
高度近視者一定要注意隨診觀察, 這些患者每年應至少查一次眼底。 查眼底的目的就是觀察視網膜的變化, 如果發現了視網膜變性區或裂孔, 就要及時做鐳射或手術修補, 防止進一步發展到視網膜脫離。 如果在視網膜脫離早期進行手術, 成功率在90以上, 因此, 早發現、早治療的意義重大。
當患有高度近視的人突然出現視力減退, 眼前有黑影飄動, 特別是發生像雷電樣的閃光感覺, 或自覺眼前有固定黑影遮蓋時, 應儘早到醫院找專科眼科醫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