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蛋白質含量為8.6%左右, 且氨基酸不平衡, 賴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不足。 也有研究證明, 多吃玉米可以預防大腸癌。 玉米的功效如下。
防禦大腸癌, 玉米功效非凡
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 是大米的10倍, 大量的纖維素能刺激胃腸蠕動, 縮短了食物殘渣在腸內的停留時間, 加速糞便排泄並把有害物質帶出體外, 對防治便秘、腸炎、直腸癌具有重要的意義。
每百克玉米含葉酸12微克, 是大米的3倍;鉀為238~300毫克, 是大米的2.45~3倍;鎂為96毫克, 是大米的3倍;
玉米
並含有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質、硒、維生素E等多種抗氧化劑,
黃斑是位於視網膜中心部位、掌控視力的組織。 由於老化, 黃斑部位的脂肪氧化、受損而遭到破壞的時候, 出現了黃斑變性、視力下降, 甚至會導致失明。 而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憑藉其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可以吸收進入眼球內的有害光線, 保持黃斑的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黃色的玉米中才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 而白玉米中卻沒有。
所以, 計程車司機、中小學生、編輯、作家等經常用眼的人, 應多吃一些黃色的玉米。 玉米中含有多種抗癌因數, 如谷胱甘肽、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微量元素硒和鎂等。 谷胱甘肽能用自身的“手銬”銬住致癌物質, 使其失去活性並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 它又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劑, 可以加速老化的自由基失去作用, 是人體內最有效的抗癌物;
玉米
玉米中還含有硒和鎂, 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 使惡性腫瘤得不到氧的供應而衰亡;而鎂, 一方面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 另一方面能使體內的廢物儘快排出體外, 從而起到預防癌的作用;而玉米中的葉黃素還能夠預防大腸癌、皮膚癌、肺癌和子宮癌, 玉米黃質則能夠預防皮膚癌和肺癌。
玉米的代謝能為14.06MJ/kg,高者可達15.06MJ/kg,是穀實類飼料中最高的。 這主要由於玉米中粗纖維很少, 僅2%;而無氮浸出物高達72%,且消化率可達90%;另一方面, 玉米的粗脂肪含量高, 在3.5%至4.5%之間。 玉米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 又名包穀、棒子、六穀等。 據研究測定, 每100克玉米含熱量106千卡, 纖維素2.9克, 蛋白質4.0克, 脂肪1.2克, 碳水化合物22.8克, 另含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等。 玉米中含有的粗纖維, 比精米、精面高4-10倍。 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 鎂可加強腸壁蠕動, 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 玉米上述的成份與功能, 對於減肥非常有利。 玉米成熟時的花穗玉米須, 有利尿作用, 也對減肥有利。 玉米可煮湯代茶飲, 也可粉碎後製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餅等。 膨化後的玉米花體積很大,
.亞油酸含量較高。
玉米的亞油酸含量達到2%,是穀實類飼料中含量最高者。 如果玉米在日糧中的配比達50%以上, 僅玉米即可滿足豬、雞對亞油酸的需要量(1%)。
玉米
在做玉米(米查)粥、玉米麵糊糊、玉米麵窩頭的時候, 不要忘記加些堿。 這是因為玉米裡的煙酸有63%~74%是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結合型煙酸, 長期食用可能會發生癩皮病。 為避免這種情況, 最好是在煮玉米(米查)粥、玉米麵糊糊、做窩頭時適量放些堿, 使玉米中結合型煙酸釋放出來, 變成游離型煙酸被人體所用, 對營養最有好處。
沒想到玉米還有這樣的功效, 不僅對預防大腸癌有效果, 還對預防其他癌症例如肺癌、皮膚癌一類的,
黃玉米中所含葉黃素平均為22mg/kg,這是黃玉米的特點之一, 它對蛋黃、脛、爪等部位著色有重要意義。
現代研究證實,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 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 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 因此, 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維生素E還可促進人體細胞分裂, 延緩衰老。 玉米中還含有一種長壽因數----谷胱甘肽, 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鎂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使惡性腫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應而受到抑制。鎂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另一方面能促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這對防癌也有重要意義。其含有的谷氨酸有一定健腦功能。
玉米
德國營養保健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負責這項研究的德國著名營養學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當今被證實的最有效的50多種營養保健物質中,玉米含有7種---鈣、谷胱甘肽、維生素、鎂、硒、維生素E和脂肪酸。經測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製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如果每天攝入1克鈣,6周後血壓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
玉米
玉米可預防心臟病和癌症,在這項持續一年的研究中,專家們對玉米、稻米、小麥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項指標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
同時,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也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外,玉米中還含有異麥芽低聚糖、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
研究還顯示,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此外,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貯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
玉米
玉米不僅對預防大腸癌有效果,還對其他癌症,如肺癌、皮膚癌也作用不小。玉米的豐富價值豐富,多吃玉米帶來的好處很多,應該注意玉米的功效,生活中多吃玉米,以預防大腸癌。
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鎂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使惡性腫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應而受到抑制。鎂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另一方面能促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這對防癌也有重要意義。其含有的谷氨酸有一定健腦功能。玉米
德國營養保健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負責這項研究的德國著名營養學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當今被證實的最有效的50多種營養保健物質中,玉米含有7種---鈣、谷胱甘肽、維生素、鎂、硒、維生素E和脂肪酸。經測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製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如果每天攝入1克鈣,6周後血壓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
玉米
玉米可預防心臟病和癌症,在這項持續一年的研究中,專家們對玉米、稻米、小麥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項指標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
同時,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也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外,玉米中還含有異麥芽低聚糖、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
研究還顯示,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此外,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貯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
玉米
玉米不僅對預防大腸癌有效果,還對其他癌症,如肺癌、皮膚癌也作用不小。玉米的豐富價值豐富,多吃玉米帶來的好處很多,應該注意玉米的功效,生活中多吃玉米,以預防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