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晝長夜短, 暑氣灼人。 老年人由於臟器“老化”, 功能衰退, 適應性差, 耐受力弱, 稍不注意, 便會引起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
那麼, 老年人怎樣度過盛夏呢?還須從“衣”、“食”、“住”、“行”四字上做做文章, 動動腦子。
衣:夏日炎熱, 人體排汗頻增, “汗流浹背”是常有的事。 因此, 老年人夏日服裝應力求簡單舒適。 款式上, 應寬鬆, 避免緊衣裹身;色彩上, 應素雅大方, 白、淡綠、淡黃、湖藍、瓦灰、銀灰色澤可減少紫外線的吸收, 質地上以吸汗透氣的真絲、絲綢、純棉、麻類等織物為佳。 夏天的衣服應經常洗滌, 內衣褲更須每日一換洗。 舒爽的夏裝有利吸汗散熱,
食:夏令時, 老年人消化功能轉弱, 飲食調攝應以溫軟易消化, 清、淡、稀為原則。 適當多吃些新鮮瓜果、蔬菜、瘦肉、魚蝦、豆製品等, 少吃油條、烤餅、肥肉等厚味之物, 也應少吃過鹹、過辣的食物, 以防生痰、生熱、生火、生濕;尤忌過食生冷食物, 如冰磚、冷菜等, 以免損傷脾胃, 誘發疾病。 此外, 應注意飲食、飲水衛生, 嚴防“病從口入”。
住:針對盛夏暑熱濕盛的外界環境, 老年人的居室應通風涼爽, 安靜清潔, 室濕保持在20℃-25℃, 相對濕度在40%—60%之間。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每天不少於7—8小時, 午飯後, 應適當午睡一會兒, 以養精蓄銳, 使機體處於最佳狀態。 午睡或夜臥都不可貪涼睡於露天、屋簷下、走廊及窗前等風口處,
行:夏天應儘量減少外出, 尤其是在中午12點至2點烈日高照時。
若必須外出, 最好採取避防護措施, 比如打把遮陽傘、戴涼帽、太陽鏡, 皮膚外露處塗防曬霜, 儘量減少炎熱對肌體的威脅。 外出還須帶點風油精、清涼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仁丹、金銀花露水等, 以防中暑時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