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痔。 按照這個道理換算下來, 我們身邊每天接觸的人中, 痔瘡患者至少也要十幾甚至幾十人, 那是不是人人都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痔瘡到底什麼程度才必須治療呢?
便血、脫出、疼痛都是信號
對於痔瘡臨床普遍採取的原則是無症狀的痔可以暫時不做治療, 那麼, 怎麼衡量痔瘡有無症狀的界限?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便血, 痔瘡患者從第一次便血開始, 就應該到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因為不管是滴血、噴血還是大便帶血, 都代表痔瘡或腸道表面已經出現破損創口。
肛門為人體廢料的出口,
除便血外, 便時如果感覺肛門內有異物脫出, 排便後復位, 或者肛門口附近脹痛, 也都要引起重視, 及時就醫。
多種疾病引發便血 防癌檢查不可忽視
便血, 作為肛腸疾病的常見症狀, 除了痔瘡之外, 還有很多疾病都會引起。 如:
1.肛裂:排便時常常是糞便帶血或滴血, 鮮血, 但排便時劇痛。
2.直腸息肉:無痛便血, 大便帶血, 血量少, 有時伴黏液。
3.直腸腫瘤:便血暗紅或鮮紅, 混有黏液, 雖然肛門不疼, 但有下墜及肛門不適的感覺, 並逐漸加重。
4.肛竇炎:便血少量膿汁, 排便時疼痛且定位十分明確。
因此出現便血症狀後,
治痔瘡別怕 微創治療首推無痛
想治病又不想遭罪, 是臨床接診中所有患者的願望, 而緩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創傷, 減少患者痛苦, 也是現階段醫療的主要發展方向,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微創技術應運而生。
具體在肛腸領域, 微創較傳統手術的技術更新點主要有:1.縮短治療時間;在短時間內, 穩、准去除病灶。 2.增強定位精度;精准定位痔核, 不遺漏, 自然避免反復。 3.長效抑制疼痛;術中創面小, 術後少出幾乎不出血。 除此之外, 咱們醫院還會在患者術後運用長效止痛手段, 可以讓患者輕鬆地度過恢復期。 想瞭解更多的歡迎和我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