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胸肺活檢
若經痰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和針刺活檢均未確立細胞學診斷, 則考慮開胸肺活檢, 但必須根據患者年齡、肺功能、手術併發症等仔細權衡利弊後決定。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 組織學診斷可對轉移病灶施行活檢而作出, 如肝、淋巴結、骨骼或骨髓等。 腫瘤累及胸膜時胸腔穿刺結合胸膜活檢診斷率可高達90%。
2.放射性核素掃描檢查
利用腫瘤細胞攝取放射性核素的數量與正常組織之間的差異, 進行腫瘤的定位、定性診斷, 方法簡便、無創傷。 目前應用的方法有兩種,
3.電子計算X線機體層顯象(CT)
CT的主要優點在於能發現X線進差不能顯示的解剖結果, 特別對於位於在心臟後、脊柱旁溝和在肺尖、近膈面下及肋骨頭部位極有幫助。 還可辨認有無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 如縱隔淋巴結直徑大於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