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胃痛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寒熱寒證胃痛多見胃脘冷痛, 因飲冷受寒而發作或加重, 得熱則痛減, 遇寒則痛增, 伴有面色茵白, 口和不渴, 舌淡, 苔白等症;熱證胃痛多見胃脘灼熱疼痛, 進食辛辣燥熱食物易於誘發或加重, 喜冷惡熱, 胃脘得涼則舒, 伴有口幹口渴, 大便幹結, 舌紅, 苔黃少津, 脈數等症。

2、辨虛實虛證胃痛多見於久病體虛者, 其胃痛隱隱, 痛勢徐緩而無定處, 或摸之莫得其所, 時作時止, 痛而不脹或脹而時減, 饑餓或過勞時易誘發疼痛或致疼痛加重, 揉按或得食則疼痛減輕, 伴有食少乏力, 脈虛等症;實證胃痛多見於新病體壯者,

其胃痛兼脹, 表現脹痛、刺痛, 痛勢急劇而拒按, 痛有定處, 食後痛甚, 伴有大便秘結, 脈實等症。

3、辨氣血初痛在氣, 久痛在血。 胃痛且脹, 以脹為主, 痛無定處, 時痛時止, 常由情志不舒引起, 伴胸脘痞滿, 喜歎息, 得噯氣或矢氣則痛減者, 多屬氣分;胃痛久延不愈, 其痛如刺如錐, 持續不解, 痛有定處, 痛而拒按, 伴食後痛增, 舌質紫暗, 舌下脈絡紫暗迂曲者, 多屬血分。

二、治療原則

胃痛的治療, 以理氣和胃止痛為基本原則。 旨在疏通氣機, 恢復胃腑和順通降之性, 通則不痛, 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胃痛屬實者, 治以祛邪為主, 根據寒凝、食停、氣滯、鬱熱、血瘀、濕熱之不同, 分別用溫胃散寒、消食導滯、疏肝理氣、泄熱和胃、活血化瘀、清熱化濕諸法;屬虛者,

治以扶正為主, 根據虛寒、陰虛之異, 分別用溫中益氣、養陰益胃之法。 虛實並見者, 則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

三、分證論治

寒邪客胃

症狀:胃痛暴作, 甚則拘急作痛, 得熱痛減, 遇寒痛增, 口淡不渴, 或喜熱飲, 苔薄白, 脈弦緊。

治法:溫胃散寒, 理氣止痛。

方藥:良附丸。

良附丸是治療寒邪客胃, 寒凝氣滯的基礎方。 方中高良姜溫胃散寒, 香附行氣止痛。 若寒重, 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 甚則隆起如拳狀者, 可加吳茱萸、乾薑、丁香、桂枝;氣滯重者, 可加木香、陳皮;若鬱久化熱, 寒熱錯雜者, 可用半夏瀉心湯, 辛開苦降, 寒熱並調;若見寒熱身痛等表寒證者, 可加紫蘇、生薑, 或加香蘇散疏風散寒, 行氣止痛;若兼見胸脘痞悶不食,

噯氣嘔吐等寒夾食滯症狀者, 可加枳殼、神曲、雞內金、半夏以消食導滯, 溫胃降逆;若胃寒較輕者, 可局部溫熨, 或服生薑紅糖湯即可散寒止痛。

飲食停滯

症狀:暴飲暴食後, 胃脘疼痛, 脹滿不消, 疼痛拒按, 得食更甚, 噯腐吞酸, 或嘔吐不消化食物, 其味腐臭, 吐後痛減, 不思飲食或厭食, 大便不爽, 得矢氣及便後稍舒, 舌苔厚膩, 脈滑有力。

治法:消食導滯, 和胃止痛。

方藥:保和丸。

本方用山楂、神曲、萊菔子消食導滯, 健胃下氣;半夏、陳皮、茯苓健脾和胃, 化濕理氣;連翹散結清熱, 共奏消食導滯和胃之功。 本方為治療飲食停滯的通用方, 均可加入穀芽、麥芽、隔山消、雞內金等味。 若脘腹脹甚者, 可加枳實、厚樸、檳榔行氣消滯;若食積化熱者, 可加黃芩、黃連清熱瀉火;若大便秘結,

可合用小承氣湯;若胃痛急劇而拒按, 大便秘結, 苔黃燥者, 為食積化熱成燥, 可合用大承氣湯通腑泄熱, 蕩積導滯。

肝氣犯胃

症狀:胃脘脹滿, 攻撐作痛, 脘痛連脅, 胸悶噯氣, 喜長歎息, 大便不暢, 得噯氣、矢氣則舒, 遇煩惱鬱怒則痛作或痛甚, 苔薄白, 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 和胃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為疏肝理氣之要方。 方中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疏肝解鬱, 陳皮、枳殼、甘草理氣和中, 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 和胃止痛之效。 若脹重可加青皮、郁金、木香助理氣解郁之功;若痛甚者, 可加川棟子、延胡索理氣止痛;噯氣頻作者, 可加半夏、旋覆花, 亦可用沉香降氣散降氣解鬱。

肝胃鬱熱

症狀:胃脘灼痛, 痛勢急迫,

喜冷惡熱, 得涼則舒, 心煩易怒, 泛酸嘈雜, 口幹口苦, 舌紅少苔, 脈弦數。

治法:疏肝理氣, 泄熱和中。

方藥: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

方中柴胡、當歸、白芍、薄荷解鬱柔肝止痛, 丹皮、梔子清肝泄熱, 白術、茯苓、甘草、生薑和中健胃。 左金丸中黃連清泄胃火, 吳茱萸辛散肝鬱, 以補原方之未備。 若為火邪已傷胃陰, 可加麥冬、石斛。 肝體陰而用陽, 陰常不足, 陽常有余, 鬱久化熱, 易傷肝陰, 此時選藥應遠剛用柔, 慎用過分香燥之晶, 宜選用白芍、香櫞、佛手等理氣而不傷陰的解鬱止痛藥, 也可與金鈴子、郁金等偏涼性的理氣藥, 或與白芍、甘草等柔肝之晶配合應用。 若火熱內盛, 灼傷胃絡, 而見吐血, 並出現脘腹灼痛痞滿, 心煩便秘, 面赤舌紅, 脈弦數有力等症者, 可用《金匱要略》瀉心湯,苦寒泄熱,直折其火。

瘀血停滯

症狀:胃脘疼痛,痛如針刺刀割,痛有定處,按之痛甚,食後加劇,入夜尤甚,或見吐血、黑便,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

方中五靈脂、蒲黃、丹參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氣和胃。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粉、三棱、莪術,並可加理氣之品,如枳殼,木香、郁金;若血瘀胃痛,伴吐血、黑便時,當辨寒熱虛實,參考血證有關內容辨證論治

脾胃濕熱

症狀:胃脘灼熱疼痛,嘈雜泛酸,口幹口苦,渴不欲飲,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噁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方藥:清中湯。

方中黃連、梔子清熱化濕,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濕,陳皮、甘草理氣和胃。熱盛便秘者,加銀花、蒲公英、大黃、枳實;氣滯腹脹者,加厚樸、大腹皮。若寒熱互結,幹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瀉心東加減。

胃陰虧虛

症狀:胃脘隱隱灼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幹,口渴思飲,消瘦乏力,大便幹結,舌紅少津或光剝無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益胃,和中止痛。

方藥: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

方中沙參、麥冬、生地、玉竹養陰益胃,芍藥、甘草和中緩急止痛。若胃陰虧損較甚者,可酌加幹石斛;若兼飲食停滯,可加神曲、山楂等消食和胃;若痛甚者可加香櫞、佛手;若脘腹灼痛,嘈雜反酸,可加左金丸;若胃熱偏盛,可加生石膏、知母、蘆根清胃泄熱,或用清胃散;若日久肝腎陰虛,可加山茱萸、玄參滋補肝腎;若日久胃陰虛難複,可加烏梅、山楂肉、木瓜等酸甘化陰。

脾胃虛寒

症狀: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

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小建中湯溫脾散寒,和中緩急止痛。泛吐清水較重者,可加乾薑、吳茱萸、半夏、茯苓等溫胃化飲;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溫中散寒;若脾虛濕盛者,可合二陳湯;若兼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形寒肢冷等腎陽虛證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腎氣丸、右歸丸之類助腎陽以溫脾和胃。

可用《金匱要略》瀉心湯,苦寒泄熱,直折其火。

瘀血停滯

症狀:胃脘疼痛,痛如針刺刀割,痛有定處,按之痛甚,食後加劇,入夜尤甚,或見吐血、黑便,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

方中五靈脂、蒲黃、丹參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氣和胃。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粉、三棱、莪術,並可加理氣之品,如枳殼,木香、郁金;若血瘀胃痛,伴吐血、黑便時,當辨寒熱虛實,參考血證有關內容辨證論治。

脾胃濕熱

症狀:胃脘灼熱疼痛,嘈雜泛酸,口幹口苦,渴不欲飲,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噁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方藥:清中湯。

方中黃連、梔子清熱化濕,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濕,陳皮、甘草理氣和胃。熱盛便秘者,加銀花、蒲公英、大黃、枳實;氣滯腹脹者,加厚樸、大腹皮。若寒熱互結,幹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瀉心東加減。

胃陰虧虛

症狀:胃脘隱隱灼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幹,口渴思飲,消瘦乏力,大便幹結,舌紅少津或光剝無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益胃,和中止痛。

方藥: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

方中沙參、麥冬、生地、玉竹養陰益胃,芍藥、甘草和中緩急止痛。若胃陰虧損較甚者,可酌加幹石斛;若兼飲食停滯,可加神曲、山楂等消食和胃;若痛甚者可加香櫞、佛手;若脘腹灼痛,嘈雜反酸,可加左金丸;若胃熱偏盛,可加生石膏、知母、蘆根清胃泄熱,或用清胃散;若日久肝腎陰虛,可加山茱萸、玄參滋補肝腎;若日久胃陰虛難複,可加烏梅、山楂肉、木瓜等酸甘化陰。

脾胃虛寒

症狀: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

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小建中湯溫脾散寒,和中緩急止痛。泛吐清水較重者,可加乾薑、吳茱萸、半夏、茯苓等溫胃化飲;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溫中散寒;若脾虛濕盛者,可合二陳湯;若兼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形寒肢冷等腎陽虛證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腎氣丸、右歸丸之類助腎陽以溫脾和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