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多為誤吞強酸或強鹼等化學腐蝕劑引起食管化學性灼傷。 亦有因長期反流性食管炎、長期進食濃醋或長期服用酸性藥物(如強力黴素、四環素、阿司匹林等)引起食管化學性灼傷者, 但較少見。 化學性灼傷者, 但較少見。 因此常在這些部位發生較廣泛的灼傷。
臨床表現
誤服腐蝕劑後, 立即引起唇、口腔、咽部、胸骨後以及上腹部劇烈疼痛, 隨即出現反射性嘔吐, 吐出物常帶血性。 若灼傷涉及會厭、喉部及呼吸道, 可出現咳嗽、聲音嘶啞、呼吸困難, 嚴重者可出現昏迷、虛脫、發熱等中毒症狀。 瘢痕狹窄形成後可導致食管部分或完全梗阻,
1.Ⅰ度
食管黏膜表淺充血水腫, 經過脫屑期以後7~8天而痊癒, 不遺留瘢痕。
2.Ⅱ度
灼傷累及食管肌層。 在急性期組織充血、水腫、滲出, 組織壞死脫落後形成潰瘍。 3~6周內發生肉芽組織增生。 以後纖維組織形成瘢痕而導致狹窄。
3.Ⅲ度
食管全層及其周圍組織凝固壞死, 可導致食管穿孔和縱隔炎。
灼傷後病理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在傷後最初幾天內發生炎症、水腫或壞死, 常出現早期食管梗阻症狀。 第二階段在傷後1~2周, 壞死組織開始脫落, 出現軟的、紅潤的肉芽組織,
診斷
早期主要依據有吞服腐蝕劑病史, 以及上述有關臨床表現, 體檢發現口咽部有灼傷表現, 即可確立診斷。 但有時口咽部有無灼傷表現不一定能證明食管有無灼傷, 故必要時要通過食管碘油造影確診。 胸骨後疼痛、背或腹痛應排除食管或胃穿孔。 晚期作食管X線造影能明確狹窄的部位和程度。
治療
1.急診處理常式如下
(1)簡要採集病史, 包括所服腐蝕劑的種類、時間、濃度和量。
(2)迅速判斷病人一般情況, 特別是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狀況。 保持呼吸道通暢, 必要時氣管切開。 儘快建立靜脈通道。
(3)儘早吞服植物油或蛋白水, 以保護食管和胃黏膜。 無條件時甚至吞咽生理鹽水或清水稀釋。 對以往用弱酸溶液中和鹼性物、鹼性溶液中和酸性物的方法, 現有爭議。 有認為此法不僅無益, 而且有害, 因化學反應產生的熱可造成再度損傷。
(4)積極處理併發症, 包括喉頭水腫、休克、胃穿孔、縱隔炎等。
(5)防止食管狹窄, 早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生素, 可減輕炎症反應、預防感染、纖維組織增生及瘢痕形成。 對疑有食管、胃穿孔者禁用激素。 腔內是否置管作食管腔內支架或食管加壓法防止狹窄, 其效果目前尚有爭議。
2.擴張療法
宜在傷後2~3周食管急性炎症、水腫開始消退後進行。 對輕度環狀狹窄可採用食管鏡下探條擴張術, 對長管狀狹窄宜採用吞線經胃造瘺口拉出, 系緊擴張子順向或逆向作擴張術。 食管擴張應定期重複進行。
3.手術療法
對嚴重長段狹窄及擴張療法失敗者, 可採用手術治療。 在狹窄部的上方將食管切斷, 根據具體情況以胃、空腸或結腸與其吻合替代食管。 將狹窄段食管曠置或切除。 胃或腸段上提途徑可經胸膜腔、胸骨後或胸骨前皮下, 根據病人一般情況而定。
預防
防止誤吞強酸或強鹼等化學腐蝕劑。
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 如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及魚、牛奶、蛋、肉類等食品。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食管化學性燒傷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 食管化學性燒傷在我們生活中時有發生, 對於這類型的疾病我們要及早治療, 避免出現惡化的現象。 希望以上介紹的相關知識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