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散發性腦炎的疾病查詢

病因

散發性腦炎病因根據其進一步所屬的類型分為由病毒直接感染。 或各種原因損害了患者的免疫機能, 從而導致腦的變態反應或脫髓鞘改變等異常免疫。

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有前驅症狀, 如起病前數天感頭痛、疲勞、納差、嘔吐、睡眠障礙或精神活動減退等。 急性或亞急性起病根據患者受累及的中樞神經系統不同部位, 可以出現精神症狀, 意識障礙, 偏癱失語, 癲癇發作, 共濟失調等多種症狀。 有時伴有發熱, 頭痛、噁心、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表現。

檢查

1.血液

周圍血象的白細胞總數正常或輕度增高。

白細胞分類正常或嗜中性粒細胞百分率正常或高於正常。 血沉正常或加快。

2.腦脊液

腦脊液常規可以正常或有核細胞輕度增高的表現, 腦脊液生化可有蛋白正常或增高的表現。 免疫相關性腦炎或脫髓鞘腦炎患者可以出現腦脊液IgG合成率增高或者免疫相關抗體陽性等表現。

3.病原學檢查

腦脊液或腦組織(包括開顱探查或鑽孔穿刺的腦組織活檢和屍檢)病毒培養和分離、血清學檢查等對病毒性腦炎診斷有意義。 腦脊液相關抗體檢查對免疫性腦炎診斷有意義。

4.腦電圖檢查

多數患者均有腦電圖異常, 但其改變無特異性。 常見的改變為彌散性異常及彌散性異常背景上的局灶性活動。 病程中動態性腦電圖觀察有助於判斷病情的發展和預後。

一般隨著病情的發展, 腦電圖改變也加重;病情改善時, 腦電圖也隨之好轉。

5.放射學檢查

頭顱MRI檢查特異性及敏感性都優於頭顱CT, 有時可見大腦半球多發炎性病灶, 對診斷及鑒別診斷有明確意義。

診斷

散發性腦炎系臨床診斷, 病理診斷則可區分病毒性腦炎及變態反應性脫髓鞘性腦病。 臨床診斷的主要依據為:

1.病史

起病前一個月內有感染史, 以感冒、腹瀉多見。

2.臨床表現

急性或亞急性起病, 呈彌漫性腦損害的臨床表現。 少數患者也可呈局限性腦損害的症狀和體征, 但或多或少仍有彌漫性腦損害的背景。

3.檢查

腦脊液正常或白細胞、蛋白輕至中度增加, 腦脊液中免疫相關抗體陽性或IgG合成率增高。

腦電圖多呈彌漫性高波幅慢波或彌漫性腦損害的背景上的局灶性改變。 頭顱影像學有可能發現炎性病灶。

治療

以往治療原則為抗病毒和抗變態反應, 防治腦水腫, 改善神經代謝和缺血缺氧狀態, 對出現精神症狀, 癲癇發作等患者加強對症支持治療。 現在建議對可疑散發性腦炎患者進一步診斷屬於哪種具體腦炎類型, 再針對病因分型治療。

食療

1. 瓜藤蘆根湯

取黃瓜藤30克, 鮮蘆根50克, 糖12克。 將黃瓜藤、鮮蘆根加水煮20分鐘, 加糖飲用。

小提示

適用於腦炎後遺症。

2. 兩根石膏湯

取茅根30克, 蘆根30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5克。 將以上中藥加水煮30分鐘飲用。

小提示

適用於腦炎高熱的患兒。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散發性腦炎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

散發性腦炎在我們生活中時有發生, 對於散發性腦炎這類型的疾病我們要找發現早治療, 避免延誤病情, 導致病情加重。 以上介紹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