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正確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態, 這就要求我們應該經常深入病房, 多與病人交流, 仔細觀察病人的一言一行, 以便及時瞭解他們存在的心理問題, 是恐懼、焦慮, 還是抑鬱呢?另外, 對於一些病人我們還可以運用各種量表進行測試, 比如抑鬱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漢密頓抑鬱量表、漢密頓焦慮量表等, 以便正確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態。
2.運用溝通交流技巧, 找出引起病人心理問題的原因, 比如可能是經濟問題, 也可能是由於自我形象改變了的緣故。 在這個階段, 我們應該運用恰當的溝通交流技巧與病人交流,
3.根據病人的心理反應, 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計畫, 這就要求我們應該運用所學知識, 綜合病人的實際情況, 如病人的職業、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會經歷、經濟、文化背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等, 制定出切實有效的個體化心理護理方案, 做到因人施護。 當確定疼痛是由於條件反射或心理因素造成的, 這時護士就應該做好思想工作, 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
4.按照計畫方案實施心理護理。 在實施過程中, 護士要富有同情心, 以語言、行為去感化病人, 消除他們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 減輕他們的精神壓力, 喚起病人求生的希望和信念。 在進行心理護理時我們應該用語言去溫暖他們的心理創傷, 調整他們的心態。
5.評價所實施的心理護理是否行之有效。 這同樣需要我們隨時與病人交流, 密切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 及時正確地評估他們的心理狀態, 以判斷他們的心理是否處於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