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後, 天氣也變得更加炎熱, 上火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上火時可出現牙疼、嗓子疼、便秘、口唇出現皰疹, 很是痛苦。 這時候很多人都會到藥店自行選購清熱祛火的中成藥來治療。 但在購買這些藥物時總是會遇到很多以牛黃為命名的藥物。 大家都知道牛黃是瀉火解毒的良藥。 以牛黃為命名的藥物, 名字都差不多, 功效也差不多, 但到底該選哪一種呢?從中醫的角度來講, 中成藥的組成均有具體的功能及主治, 即使差一個字也是有不同主治和功效。 所以認清各種牛黃丸不同的功效和主治, 對於正確的用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牛黃清心丸
藥物組成:牛黃清心丸由人工牛黃、當歸、川芎、甘草、山藥、黃芩、苦杏仁(炒)、大豆黃卷、大棗、白術(炒)、茯苓、桔梗、防風、柴胡、阿膠、乾薑、白芍、人參、六神曲(炒)、肉桂、麥冬、白蘞、蒲黃(炒)、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羚羊角、朱砂、雄黃29味中藥構成, 是中成藥中典型的“大方子”。
功效主治:益氣養血、鎮驚安神、化痰熄風。 主要用於治療氣血不足, 痰熱上擾引起的胸中鬱熱、驚悸虛煩、頭目眩暈、中風不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不清、神志昏迷、痰多質稀等症。
特別提醒:本藥中含朱砂, 雄黃, 不宜過量久服,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孕婦禁用。
現代應用:本藥現在主要用於治療出血性(缺血性)中風後遺症, 以及高血壓導致的頭痛眩暈,
牛黃清宮丸
藥物組成:牛黃清宮丸由人工牛黃、麥冬、黃芩、蓮子心、天花粉、生甘草、大黃、梔子、生地、連翹、郁金、玄參、雄黃、水牛角濃縮粉、朱砂、冰片、金銀花、麝香18味中藥組成。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鎮驚安神、止渴除煩。 主要用於治療營血熱盛、熱擾心神導致的身熱煩躁、昏迷不醒、舌赤唇幹、譫語狂躁、頭痛眩暈、驚悸不安、小兒急熱驚風等症。
特別提醒:本藥中含朱砂、雄黃, 不宜過量久服,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孕婦禁用。
現代應用:本藥退熱鎮靜效果明顯, 現在主要用於治療流腦, 乙腦以及外感導致的高熱不退, 尤其適用于兒童高熱驚厥, 但由於含有朱砂、雄黃, 不宜長時間、大劑量應用。
牛黃清胃丸
藥物組成:牛黃清胃丸由人工牛黃、大黃、菊花、麥冬、薄荷、生石膏、梔子、玄參、番瀉葉、黃芩、連翹、桔梗、黃柏、生甘草、牽牛子(炒)、枳實(沙燙)、冰片17味中藥組成。
功效主治:清胃瀉火、潤燥通便。 主要用於治療心胃火盛導致的頭暈目眩、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等症。
特別提醒:本品孕婦禁用, 陰虛火旺者不宜用。
現代應用:牛黃清胃丸可以用來治療心、胃火上炎導致的牙齦腫疼、口臭、口瘡、胃腸濕熱導致的便秘, 其藥味平和無毒, 可作為家庭常備的敗火藥。
牛黃解毒丸
藥物組成:牛黃解毒丸由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甘草8味中藥組成。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 用於火熱內盛、咽喉腫痛、咽幹咳嗽、風火牙痛、大便秘結、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特別提醒:本品孕婦禁用。
現代應用:主要有解熱、抗炎、鎮痛、抗病毒、抗驚厥作用。 現代主要用於感冒後所引起的口唇皰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本品不宜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