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練習散打的好處
三、學習散打過程中需要注意事項
四、散打的基本步法
女孩學散打的最佳年齡
1、練習散打的最佳年齡應該是在16歲至20歲之間,在這一階段,身體已經逐步發育完全,身體素質方面也有著相應的提高,同時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練習,更重要的是個人的價值觀開始形成不容易出現好勇鬥狠的情況。 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並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對方的、徒手對抗的武術項目。 散打的基本招式是遠踢,近打,貼身摔,對身體基礎要求並不高,因此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武術項目。
2、應該要13歲之後,當今武館武校主流都是5-13歲間練套路,13歲之後根據學員意願,是繼續學套路還是改學、兼學散打,如果單純招收散打學員,一般選擇14歲之上的。
練習散打的好處
1、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長發育。
進行擊打和抗擊打的練習,有利於骨骼增粗和骨密質增厚,提高骨骼抗彎、抗壓、抗折的能力。 青少年處在生長發育階段,骨骼的韌性好,但抗壓性較差。 散打項目的訓練可以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2、可以提高呼吸系統及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
長期從事散打訓練有利於心肺功能的提高。 而青少年內臟器官的發育要落後於運動器官,散打訓練既符合青少年活潑好動的特點,又適於青少年的生理需要。
3、可以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
散打運動不僅要較技、較力,還要鬥智、鬥勇,同時還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因此,長期從事散打訓練,不但能改善大腦的供血狀況,使人頭腦清醒,還能使人的思維敏捷,應變能力提高,增進大腦的機能。
4、可以防身自衛。
通過散打訓練,掌握對抗中的攻防格鬥能力和技巧,不僅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還可以保護他人、集體和國家利益。 當然在防身自衛時,不能超過“正當防衛”的法律界限。
學習散打過程中需要注意事項
1、在學習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
在練習散打之前,準備環節不容忽視,如跑步、跳繩、遊戲等;各關節要充分活動開來,做壓腿,提腿練習。 壓腿是訓練課中不可或缺的首要環節,剛學時要慢 慢來,切不可操之過急,要避免訓練時由於用力過猛,導致關節和肌肉受傷;做十幾分鐘抗擊練習,自己打一打,也可以讓別人踢打面部,腹部,兩臂等,抗擊練習 要由輕到重,由慢到快,切忌急於求成。
2、放鬆肌肉,加強薄弱部位的練習
在學習散打過程中腰部是人體最容易受傷的一個部位,同時腰部又是一個關鍵發力軸點,不管哪項技術的發力都是腰部的帶動,所以在準備活動和練習中,特別 要注意腰部力量的練習,準備活動做好後,要以較輕的重量先做上一到兩組,讓各個部位都得到適應,以免受傷,然後再加重練習。
散打的基本步法
1、進步:
左腳提起,向前進步,右腳迅速蹬地,跟進同樣距離。
2、退步:
右腳向後退一步,左腳用力蹬地,迅速後退同樣距離。
3、側跨步:
左腳向左側橫跨一步,右腳腳脖內側蹬地,迅速向左側橫跨跟進同樣距離。
4、內步:
左腳前腳掌原地擰動或向左跨步,隨即身體左偏,右腳向左前方迅速跟上一步,身體右轉約90度。
5、蓋步:
右腳經左腳前上步,腳尖外擺,兩腿成交叉狀,隨即左腳向前上步,還原成實戰式。
6、插步:
右腳經左腳後向前上步,腳跟離地,兩腿略成交叉狀,隨即左腳向前上步,還原成實戰式。
7、墊步:
右腳蹬地向左腳併攏,同時左腳曲膝提起向前落步,還原成實戰式。
8、擊步:
雙腳蹬地起跳,隨即左腳落地,右腳稍後提膝落步,還原成實戰式。
9、換步:
前腳與後腳同時蹬地並前後交換,同時兩拳也前後交換成右實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