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肥胖病病因及流行病學

當進食熱量多於人體消耗量, 造成體內脂肪堆積過多, 導致體重超常, 實測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 並且脂肪百分率超過30%者稱為肥胖, 實測體重超過標準體重, 但<>

肥胖病病因及流行病學

1、遺傳因素單純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 常常父母肥胖子女也出現肥胖。 有人統計父親或母親僅一方肥胖, 其子女肥胖約占40%左右;父母雙方肥胖, 其子女肥胖約占60%左右。 遺傳因素造成的肥胖常自幼發胖, 且伴有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

2、飲食因素熱量攝入過多, 尤其高脂肪或高糖飲食均可導致脂肪堆積。 據對2319名20歲以上人群調查炊事員相對進食豐美,

肥胖發生率高達60%;食品廠、啤酒廠的工人發病率高達44%;而一般工人僅占15%。 有人統計381名肥胖者, 以飲食不合理為肥胖原因者佔有54。 3%, 說明飲食不合理為肥胖的重要因素。

3、活動與運動因素運動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 運動減少, 能量消耗降低, 未消耗的能量以脂肪儲存於全身脂肪庫中。 有人統計散步、跑步所消耗的能量與靜坐時比較有明顯差異。 故認為活動量的減少也是導致肥胖的因素之一。 有人統計381名肥胖者, 以不運動貪睡為肥胖原因者最多, 占68。 8%, 說明活動與運動在肥胖病中的重要作用。

4、神經精神因素實驗及臨床中證實下丘腦在高級神經調節下有調節食欲的中樞, 其中腹內側核為飽食中樞(又稱厭食中樞),

興奮時有飽感而食欲減退, 抑制時食欲大增。 腹外側核為食餌中樞(又稱嗜食中樞), 興奮時食欲旺盛, 抑制時則厭食或拒食。 正常情況下二者相互調節, 相互制約, 當二者功能紊亂時, 飽食中樞抑制或食餌中樞興奮均可提高食欲而致肥胖。 此外, 食餌中樞功能受制於精神狀態, 迷走神經興奮而胰島素分泌增多時, 常出現食欲亢進;精神過度緊張而交感神經興奮或腎上腺素能神經受刺激時, 食欲受抑制。 腹內側核為交感神經中樞, 腹外側核為副交感神經中樞, 二者在本症發病機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