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小心藥疹纏上你

藥疹, 是由藥物引起來的皮膚的粘膜發疹, 是藥物過敏反應中最常見的一種現象, 但其所導致的嚴重後果, 至今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據1990~1994年間11種皮膚專科雜誌上有關藥疹的統計, 由解熱鎮痛藥、抗生素、抗癌藥、神經系統類藥物引發的各種藥疹即達2742例, 嚴重者可致全身糜爛死亡, 另據統計, 在456例重病例中, 死亡18例, 其中尤以可造成皮膚糜爛的中毒性表皮壞死分離型藥疹, 導致的後果最為嚴重, 在總計120個病例中, 死亡14例, 死亡率高達10%以上。 經分析中樞神經類藥物、抗生素類藥物是引發上述病症的主要罪魁禍首,

解熱鎮痛藥也不可忽視。

據報導, 一名3歲的男孩, 因發燒服用解熱鎮痛藥, 竟然造成極其嚴重的藥源性皮膚病--大皰表皮松解型藥疹。 患兒先是全身瘙癢, 後是表皮大面積脫落, 猶如年久失修的牆壁一樣蓬鬆酥脆, 一碰就掉。 後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 病孩才得以死裡逃生。 據悉, 在引發藥物性皮疹的藥物中, 抗生素居首位, 占353例藥疹病例的23.4%, 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占18.1%, 而解熱鎮痛消炎藥物占14.7%。

消炎鎮痛藥能引起如此嚴重的藥疹非同小可。 因為此類藥物為非處方藥, 廣大群眾可以直接到藥房、藥店購買, 應用範圍極其廣泛。 為此, 作者查閱了國家首批公佈的OTC目錄中的5種解熱鎮痛藥(布洛芬、雙氯芬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對乙醯氨基酚)中有關的副作用,

均有“偶見皮疹, 可發生過敏反應引起皮疹、哮喘”等記載。 因此過敏性體質的病人及小孩, 更應注意防範。

為此, 藥理學專家指出, 隨著新藥的不斷問世, 藥疹的症狀表現層出不窮。 由於人們對某些傳統藥物引起的藥疹不再提出報告, 其發病率遠遠高出統計數值。 故無論病人和醫生, 對於各種不明原因的皮疹均應保持高度警惕, “藥疹猛如虎, 當心虎咬人”, 萬萬不可馬虎大意。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