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補=喝藥?冬季進補謹防4誤區

寒冷的冬天, 正是為身體進補, 構築健康防線的好時機, 俗話不是說嗎, “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 而且經過秋天的調理, 我們的身體也已經準備好接納冬日滋補美味。

專家提醒, 進補要避免4個常見誤區:

誤區一:不調脾胃就吃大餐

“虛不受補”是人們放棄進補計畫的最常見原因。 其實, 這一認識有一定的錯誤。 黃啟輝指出, 問題出在進補前沒有做好“引補”(先把脾胃功能調好, 可吃些具有健脾開胃作用的藥物, 如黨參、太子參、炒薏苡仁、山藥、蓮子、砂仁等, 然後再吃大餐), 導致脾胃無法耐受“大補”。

誤區二:一家人分享兩片黃芪

補品雖好, 但要細水長流。 有些人喜歡一次用較多的藥材, 導致出現“上火”, 也有些人“惜藥如金”, 用一點藥材煲湯給全家人喝。 進補的藥材, 必須遵循量要少、持續時間長的原則。 人參每人每次服用不要超過5克, 每週服1~2次;阿膠每人每次服用不要超過10克。 劑量大了會出現副作用, 而劑量太小則不會奏效, 曾有一位老伯, 聽說黃芪能補氣, 於是每次煲湯, 不管用什麼湯料, 都要往裡面放兩片黃芪, 煮上4000毫升水, 讓全家人喝兩天, 這樣的用法當然起不了什麼作用。

誤區三:濃茶送藥 不如不補

進補要遵循服藥的原則, 不能用濃茶送藥, 同時也要注意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原則, 以免藥物相互作用, 給人體帶來傷害, 這些服法禁忌大有講究,

詳情可諮詢中醫師。

誤區四:進補=喝藥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很多人重視進補的方劑, 卻忽視了日常飲食裡也有很多效果較好的進補原料, 如羊肉是治療氣血兩虧的食物, 而雪梨則可以滋陰潤燥, 是養陰的好幫手等。 藥補在於扶正, 食補在於養生, 兩者不可或缺。

冬季進補最佳食物:

芋頭:質地細軟, 容易消化, 是冬季調養脾胃之佳品。

紅薯: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的功效。

蘿蔔:味辛甘、性平, 入脾、胃、肺經。 民間素有“冬吃蘿蔔, 夏吃姜, 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說

山藥:性平, 味甘, 在中醫裡被列為“上品”藥材, 除了有補肺、健脾作用之外, 還能益腎、壯陽

大豆:素有“植物肉”的美稱。 食用時可以自製“五豆漿”, 用大豆、黑豆、青豆、豌豆、花生一起磨漿,

每天飲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