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用藥要慎重, 尤其是某類患有某種疾病的患者, 如心臟病患者, 心臟病患者身體較敏感, 用藥一定要遵醫囑, 專家提醒心臟病患者生活中千萬不要用錯藥, 以下是詳細情況。
最常見的用錯藥物包括:心臟病藥物、利尿劑、鎮痛劑、調脂藥物、草藥及維生素、糖尿病藥物以及抗凝血藥物等。 研究發現, 患者出院後前10天, 最易發生用藥錯誤。
其實, 類似的現象在我們國家也同樣存在, 甚至更為嚴重。 根據我在臨床觀察發現, 患者用錯藥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漏服:這種情況主要見於年齡大、記憶力不好的老年人和粗心大意的中青年人。
2.用藥劑量不正確:包括有意增減劑量或無意中弄錯劑量兩種情況。 不管出於何種想法, 有意增減劑量的做法非常危險, 會影響疾病的預後, 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3.擅自停藥:患者出院後沒有按照醫囑療程用藥, 而是在症狀減輕或消失後即停止繼續藥物治療, 從而導致疾病未徹底康復, 甚至復發加重。
4.未按規定的時間和方法服藥:如阿斯匹林應該在早餐後服用;他汀類調脂藥應該在睡前服用。 不宜用茶水、牛奶或飲料服送藥片等。
5.用藥不對症:由於各種原因, 為數不少的患者在未經過系統全面的檢查及獲得正確診斷的前提下,
6.擅自服用藥物:有些患者是看廣告自己買藥來治病。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個別醫生為了經濟利益給患者搭配一些並不需要的“貴重”藥物, 這些價格高昂的“貴重”藥物並不具有特別的療效, 實際上是一種過度醫療, 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花費了大量的金錢, 只獲得了一定的心理安慰。
專家提醒:為了避免心臟病患者用錯藥, 醫生、患者、家屬三方要合作。 醫生要儘量給患者開具一天服用一次的藥物, 減少藥物種類和服藥次數。 有研究 發現, 藥物種類和服藥次數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