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可謂最引人注目的面部器官之一, 也有著“心靈窗戶”的別稱。 是否能從眼睛看出一個人的心靈也許因人而異, 但從眼睛看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卻是有跡可尋。
(1)望眼神:如果病人視物清晰可見, 眼珠黑白分明, 則病容易治。 若白睛色濁, 黑睛色滯, 眼睛呆滯, 則病難治。
(2)望眼色:眼睛紅者多為患上實熱病。 白睛紅為肺火盛, 常見有火眼病;整個眼球紅而腫痛者, 多為肝經風熱證。 眼睛色黃為黃疸證。 白睛中有大小不等的藍色或紫褐色斑點, 是蛔蟲病。 眼袋色黑而且晦暗無光澤者為腎虛。
(3)望眼形:下眼袋浮腫,
(4)望眼態:兩目上視, 不能轉動, 常為驚風或精脫神衰之危候。 兩目斜視或上視者, 為驚風先兆或痙厥證。 睡覺露睛, 多為小兒脾胃虛弱, 或慢驚風。 瞳孔放大, 多屬腎精耗竭之證, 為病危跡象, 但亦會見於肝膽風火上擾或藥物中毒、外傷等。 瞳孔縮小,
(5)眼白變黃:眼白其實分為裡外兩層, 裡面的一層叫做鞏膜。 如果肝臟患上疾病如肝炎和肝硬化等, 就會讓鞏膜黃染, 也就是“黃疸”。 黃仲委解釋, 這些黃色是由於血紅蛋白分解產生的膽紅素引起的。
而外面一層叫球結膜, 在長期受到紫外線、粉塵等污染之後, 會產生色素沉著的不良反應, 白眼珠泛起暗黃色、黑眼珠變得混濁, 因此比較多見於老年人。
(6)眼白出血:當看見眼白浮現一片嫣紅, 其實是球結膜的血管破裂所致。 不過有些人會誤認為是“眼底”出血, 這就錯了, 其實是“眼表”出血, 一般由於眼部受擊傷或磨損引起的。 需要警惕的是, 如果在沒有外因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眼白出血,
(7)眼瞼“黃色瘤”:如果在眼瞼處長出大小不一的、略浮出眼皮的、淡黃色的斑塊, 而且雙眼瞼對稱出現的, 被稱為假性黃色瘤, 多見於中年以上。 黃仲委表示這不是真正的腫瘤, 但首先要排除血管硬化、高脂血症的可能。
(8)眼皮下垂:眼皮下垂指的是眼瞼下垂, 一般人認識中, 老年人的眼皮皮膚鬆弛自然會出現下垂, 是衰老的標誌, 也是一種自然現象。 但眼瞼下垂同樣會出現在重症肌無力、腦瘤、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病人的眼部, 但表現各有不同, 如重症肌無力起病較緩, 一天之內早晨輕,
(9)眼皮浮腫:眼皮浮腫一般是內臟功能降低而導致體內水分積聚。 多數是腎、腸胃功能降低, 或心臟疾病等。 具體情況是需要綜合全身症狀以及化驗檢查等才能判定。 但一般來說, 急性腎炎導致的多數是早晨明顯。 而心臟功能不好的人, 水腫的情形會先出現在腿部, 然後逐漸往上發展, 直到臉部和眼皮等部位。
(10)眼皮跳:眼皮跳因為眼瞼輪匝肌痙攣,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過。 起因多數因為眼肌疲勞, 因為休息、睡眠不足, 或者是因為貧血、煙酒過度引起。 通過放鬆精神壓力, 適當休息同時配合局部熱敷,
屈光不正也可能誘發眼皮跳, 進行視力矯正就可以治癒。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眼皮跳次數逐漸增加, 抽動的範圍擴大和從眼周圍向口角的線狀牽拉感, 就有可能是面神經、三叉神經的問題, 主要病因是在顱腦內, 應儘快到神經科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