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冬季天寒,血管收縮,容易引起心腦供血不足

冬季天寒, 血管收縮, 容易引起心腦供血不足

中醫“蟲類藥”助心腦血管患者平安過冬

據瞭解, 冬季天氣寒冷, 室內外溫差較大, 血管的劇烈收縮易使血管壁上附著的斑塊脫落, 斑塊隨血液流到狹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造成心腦血管疾病頻發。

很多人也許知道心腦血管疾病與高脂、高鹽飲食有關, 認為只要避免這兩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其實不然, 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 三餐不定、多坐少動、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病發, 尤其是那些嗜煙酗酒以及有五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高年齡)的人。

現代社會,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日漸提高, 很多人都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隱患, 只是自身不易察覺, 現在中醫專家為大家詳解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的症狀:

心腦血管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 目前最危險因素有: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引起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缺血性、出血或血栓形成的危險。 專家分析:這些危險因素越來越普遍地存在, 也不斷向年輕人群發展, 每年大約有300萬人因此死亡, 75%的倖存者喪失勞動能力。

專家提醒:早認識、早治療、健康是關鍵。

■心腦血管疾病的警告信號:

1、胸痛、胸悶 胸部憋悶或緊縮感, 心煩意亂, 淺睡眠, 或失眠, 健忘, 易怒, 伴有大汗,

噁心, 嘔吐, 氣緊, 水腫, 乏力, 心律失常持續性劇烈壓迫感悶塞感甚至刀割樣疼痛位於胸骨後常波及整個前胸以左側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內側向下放射引起左側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這是心臟病發作最典型的信號:常提示心肌缺血, 冠心病, 心絞痛, 心肌梗死等病症。

2、頭暈、頭痛 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後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眼跳, 視物不清, 胸悶, 憋氣, 煩燥, 易怒, 健忘, 憂思, 體乏無力, 精神恍惚。 另有發病之初頭痛欲裂, 言語不清, 視障, 嘔吐, 多有半身癱瘓症狀, 幾乎不能辯物識人, 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紅細胞尿濃縮功能低下, 酚紅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礙, 肺動脈受壓, 心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肌纖維化,

腦動脈、冠狀動脈、腎動脈粥樣硬化, 常常提示高血壓, 腦溢血, 腦動脈硬化(腦血栓)或腦梗塞。

3、呼吸困難、浮腫 稍活動就感到氣喘吁吁, 夜間常因氣促而憋醒, 不能平臥, 需坐起來才稍緩解伴雙下肢浮腫等, 提示嚴重肺心病, 肺纖維化增生, 心臟疾病或心力衰竭。

4、心悸、心慌、心絞痛 呼吸困難, 活動時咳嗽並伴大量白色絨粉紅色泡沫痰, 食欲降低, 雙下肢浮腫等, 急躁, 疲乏無力, 頭暈, 記憶力下降, 自覺心跳很快或有心臟漏跳感, 陣發性發作, 或伴有胸悶, 全身無力等, 提示心律失常, 心臟血管狹窄, 二、三心瓣關閉不全, 冠心病等。

5、麻木、無力 常感肢體麻木或伴疼痛, 肌肉無力感或在運動時緩解, 提示頸動脈狹窄;心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表現肢體怕冷, 沉重, 麻木, 刺痛灼熱感;如在運動後出現麻木疼痛, 待休息後緩解, 則提示下肢動脈粥樣斑塊形成, 導致脈管炎, 動脈硬化閉塞症, 糖尿病足, 淋巴管, 間歇性跛行、靜息痛, 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 軟弱無力, 嘴歪, 流口水, 這是頸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引起腦中風等疾病。

6、靜脈曲張 腿部有酸脹感, 晚上重, 早上輕, 皮膚有色素沉著, 顏色發暗, 皮膚有脫屑, 瘙癢, 足踝有水腫, 有腹水, 肝脾腫大, 嘔血, 黑便, 雙下肢廣泛水腫, 患肢疼痛, 運動時加劇, 有時靜止時疼痛, 夜間加重肢體有異樣的感覺, 肢體發冷, 肢體潮熱, 患肢變細, 變粗皮膚有針刺感, 奇癢感, 麻木感, 灼熱感, 表皮溫度升高, 有疼痛和壓痛感;趾(指)甲增厚,

變形, 生長緩慢或停止;壞疽和潰瘍產生, 心功能衰竭。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