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根據其病理改變有結核樣結構改變、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等, 認為本病屬結核之一, 而與酒渣鼻分開。 但近來很多學者研究認為酒渣鼻亦可有結核樣結構, 而且此種病人結核菌素試驗結果不定, 皮損內也找不到結核桿菌故認為本病是一種像結核疹樣細小丘疹型酒渣鼻。 Michelson及Laymon等提出本病為“狼瘡樣酒渣鼻”, Mullanax及Kierland命名為“肉芽腫性酒渣鼻”。
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於顏面中部, 以鼻尖、鼻翼為主, 其次為頰部、頦部、前額, 常對稱分佈, 多發于中年人, 婦女較多, 患者多併發皮脂溢, 顏面猶如塗脂。 皮損表現為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和有炎症的毛囊丘疹及膿皰等。
1.紅斑與毛細血管擴張期
顏面中部, 特別是鼻、兩頰、眉間及頦部出現紅斑, 對稱分佈, 紅斑初為暫時性, 在進食辛辣食物或熱飲、環境溫度升高、感情衝動時面部潮紅充血, 自覺灼熱。 反復發作後鼻翼、鼻尖和面頰處出現淺表樹枝狀毛細血管擴張, 出現局部持久性發紅, 常伴有鼻部毛囊孔擴大和皮脂溢出。
2.丘疹期
在紅斑與毛細血管擴張基礎上, 反復出現痤瘡樣毛囊樣丘疹, 膿皰。 損害較深較大時形成癤腫, 囊腫, 深在的炎症性結節。 鼻部、面頰部毛囊口擴大, 可在數年內此起彼伏, 時輕時重。 中年女性患者皮疹常在經前加重。
3.肥大期
僅見于少數患者,
除皮膚表現外, 眼往往受累, 臨床表現為眼瞼炎, 結膜炎, 偶可引起角膜炎和鞏膜炎, 患者可出現眼部乾燥, 異物感, 流淚, 畏光, 視力模糊等, 眼部受累症狀與酒渣鼻症狀嚴重程度無平行關係。
除上述症狀外尚有一些特殊類型酒渣鼻, 如類固醇性酒渣鼻, 是由於局部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導致皮膚變薄, 毛細血管擴張加重, 表面鑲嵌囊樣、圓形、位置較深的丘疹或膿皰、硬結, 皮膚呈黑紅色, 自覺不適和疼痛。 肉芽腫性酒渣鼻是一種特殊性酒渣鼻,
診斷
根據在顏面發生淡紅色或黃褐色丘疹、結節, 用玻片按壓皮疹呈黃褐色, 伴紅斑及毛細血管擴張, 結合病理檢查診斷不難。
鑒別診斷
需與痤瘡、脂溢性皮炎、家族性酒渣鼻樣疹, 愛滋病病人的嚴重脂溢性皮炎鑒別。
治療
由於病因不明, 治療多為對症性, 儘量防止加重本病的因素, 調整內分泌, 糾正胃腸道功能紊亂, 禁煙、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 勿暴飲暴食, 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使用刺激皮膚的鹼性肥皂、酒精、洗潔劑、染色劑、收斂劑等, 以及避免曝曬, 過冷過熱刺激。 生活規律, 避免精神緊張。
1.系統治療
可選用甲硝唑、四環素、克拉黴素等抗生素。 對抗生素治療無效者,
2.局部治療
可選用克林黴素凝膠、過氧化苯甲醯凝膠、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等亦可選用甲硝唑凝膠、替硝唑凝膠、低濃度維A酸製劑等。 起到殺菌消炎, 促使紅斑丘疹, 膿皰消退, 維持用藥可減少復發。
3.物理和手術治療
毛細血管擴張者鐳射治療效果較好。 鼻贅期也可手術切割治療, 以達到美容效果。
酒渣鼻樣結核疹患者的飲食宜忌
1、飲食上應注意清淡, 多以菜粥、麵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2、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量。
3、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 如各種粥類、米湯等。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酒渣鼻樣結核疹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