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血病護理

護理方法

1.使用化療藥物時應注意

(1)掌握化療方案、給藥途徑、密切觀察化療藥物的毒性反應。 鞘內注射時, 藥物濃度不宜過大, 藥液量不宜過多, 應緩慢推入, 術後需平臥4~6小時以減少不良反應。

(2)熟練穿刺技術。 化療藥物多為靜脈途徑給藥。 且有較強的刺激性。 藥物滲漏會引起局部疼痛、紅腫及組織壞死。 注射時需確認靜脈通暢後方能注入。 光照可因起某些藥物分解。 如甲氨蝶呤靜脈滴注時需用黑紙包裹避光, 以免藥物分解。 操作時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護, 以免藥液污染操作者。

2.輸血的護理 骨髓暫時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療的必然結果。

白血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輸血液成分或輸血進行支持治療。 輸注時應嚴格輸血制度。 一般先慢速滴注觀察15分鐘, 若無不良反應, 再按患兒年齡、心肺功能、急慢性貧血及貧血程度調整滴速。 輸血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輸血引起的不良反應。

3.增加營養, 注意飲食衛生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 鼓勵患兒進食。 食品食具應消毒, 水果應洗淨、去皮。

4.消除心理障礙

(1)熱情幫助、關心患兒。 讓年長患兒認識珍惜生命的重要意義, 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2)向家長及年長患兒介紹白血病有關知識。 宣傳兒童白血病的預後已有很大改善。 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完全緩解率達95%以上, 5年以上存活者達70%左右,

部分患兒已獲治癒。 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初治完全緩解率已達75%左右。 目前已公認白血病不再被認為是致死性疾病。

(3) 闡述化學藥物治療是治療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讓家長瞭解所用的化療藥物、劑量、副作用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合併感染、出血、血尿、脫髮等)。 瞭解定期化驗(血象, 骨髓、肝、腎功能、腦脊液等)的必要性, 以及患兒所處的治療階段。 使患兒能積極接受治療, 使治療方案有效進行。

(4)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 讓患兒家長交流與護理、治療配合的經驗, 講述不堅持治療帶來的危害。

(5)定期召開聯歡會, 讓新老患兒家長交流體會。 讓初治者看到已治癒者的健康狀況、從而增加治癒的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