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陰虛風動型中風(中經絡)

治療方法:鎮肝熄風東加減。

證候表現:平素頭暈耳鳴, 腰酸, 突然發生口眼歪斜, 言語不利, 手指瞤動, 甚或半身不遂, 舌質紅, 苔膩, 脈弦細數

病因病機:肝腎陰虛, 風陽內動, 風痰瘀阻經絡

治則治法:滋陰潛陽, 熄風通絡

方用:鎮肝熄風東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四章肝膽病證(卷)·第七節中風(篇)

原文:陰虛風動證平素頭暈耳鳴, 腰酸, 突然發生口眼歪斜, 言語不利, 手指瞤動, 甚或半身不遂, 舌質紅, 苔膩, 脈弦細數。 證機概要:肝腎陰虛, 風陽內動, 風痰瘀阻經絡。 治法:滋陰潛陽, 熄風通絡。 代表方:鎮肝熄風東加減。 本方既補肝腎之陰,

又能熄風潛陽, 用於陰虛風動之眩暈, 頭痛, 舌強、肢顫等。 常用藥:白芍、天冬、玄參、枸杞子滋陰柔肝熄風;龍骨、牡蠣、龜板、代赭石鎮肝潛陽;牛膝、當歸活血化瘀, 且引血下行;天麻、鉤藤平肝熄風。 痰熱較重, 苔黃膩, 泛惡, 加膽星、竹瀝、川貝母清熱化痰;陰虛陽亢, 肝火偏旺, 心中煩熱, 加梔子、黃芩清熱除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