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鑒別

流行性斑疹傷寒, 又稱虱傳斑疹傷寒或“典型斑疹傷寒”, 是普氏立克次體通過體虱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持續高熱、頭痛、瘀點樣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自然病程約為2~3周。 患流行性斑疹傷寒後數月至數年, 可能出現復發, 稱為復發型斑疹傷寒, 又稱Brill-Zinsser病。

如何區分流行性斑疹傷寒

1、傷寒, 夏秋季節發病較多, 起病較緩慢, 頭痛及全身痛不甚明顯, 皮疹出現較晚, 淡紅色、數量較少、多見於胸腹。 可有相對緩脈。 神經系統症狀出現較晚、較輕。 常有較明顯的腹瀉或便泌, 或腹瀉與便泌交替出現。

白細胞數多減少。 傷寒桿菌凝集反應及血、尿、糞、骨髓培養可獲陽性結果。

2、鉤端螺旋體病, 夏秋季節發病, 有疫水接觸史。 無皮疹, 多有腹股溝和/或腋窩淋巴結腫大, 腓腸肌壓痛明顯。 可有黃疸、出血或咯血。 鉤端螺旋體補體結合試驗或鉤體凝溶試驗陽性。 乳膠凝集試驗檢查抗原有助於早期診斷。

3、虱傳回歸熱, 體虱傳播, 冬春發病, 皮疹少見。 白細胞計數及中性分類增多。 發熱時病人血液塗片可查見回歸熱螺旋體。 流行季節偶有二病同存的可能。

4、地方性斑疹傷寒, 臨床表現酷似輕型流行性斑疹傷寒, 變形桿菌OX19凝集試驗也陽性。 但無虱叮咬史, 可能有鼠蚤叮咬史, 立克次體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豚鼠陰囊試驗可鑒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