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止接觸過敏原
通過詳細瞭解病情、皮膚試驗和激發試驗, 找到過敏原, 採取避、忌、替、移四字方針。 避就是盡力避免接觸一切可疑或已知的過敏原。 忌就是忌用一切可疑的或已知的過敏物品。 替就是用不過敏的食物或藥物代替可疑或已知的致敏食物和藥物。 移就是使病人脫離可疑或已知過敏原的生活環境, 移地而居。
2、保護性治療
生活規律, 避免過度疲勞, 預防呼吸道感染, 消除慢性病灶, 增強體質。
3、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嬰幼兒哮喘初次誘發約95%以上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 故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防治小兒哮喘發作至關重要的措施。
4、調整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以減少或防止呼吸道感染, 從而減少氣道高反應性和特異性ige的形成。 常用藥物有滅活卡介苗、胸腺肽、核酷、卡慢舒、黃芪麥味地黃丸等。
5、吸入腎上腺皮質激素
以抗變態反應性炎症, 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和加強β[2]受體興奮劑的平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