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運動感到累
每天都很累, 再運動就受不了。 瞭解必要的運動量是糖尿病運動治療的前提, 除非伴有嚴重的併發症。 如果你每天都感覺很累, 說明你血糖可能控制很差, 更需要加強運動, 只有血糖控制良好, 這種“累”才會減輕。 認為“再運動就受不了了”只是自己嚇唬自己。
2、運動都有利於降血糖
認為只要運動就會降血糖的想法是錯誤的。 對有嚴重併發症者, 盲目運動可能加重病情。 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療希望完全寄託於“運動”, 既不監測血糖、也不就診, 那更是有害無益的。 而且盲目運動缺乏針對性,
3、運動越早越好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生物鐘”, 這個鐘都是為你的生理節律而存在的, 它不能隨便被調撥, 否則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過早起床, 可能會打亂你的生物鐘, 導致人體生物節律紊亂, 使體內節律性分泌的激素發生紊亂, 從而引起血糖波動。 所以每天的起床時間不宜早於清晨6點, 而且每天起床的時間要基本一致。
4、運動無規律
想運動就運動, 不想運動就不運動。 運動週期表規律, 或者僅在週末進行突擊鍛煉,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有害無利。 不規律的運動僅有助於運動前一餐餐後血糖的控制, 而對其它時間的血糖毫無作用,
5、忽視熱身
準備活動是健身的必要步驟。 活動前熱身, 可以提高身體興奮度, 減小肌肉黏滯性, 增加關節的靈活性, 避免運動損傷。
6、運動中大量飲水
運動中常覺口渴, 但要避免大量飲水。 正確的方法是小口緩咽,
7、劇烈運動後驟停
劇烈運動時, 心跳加快, 肌肉、毛細血管擴張, 血流加速。 如果突然停下來休息, 肌肉收縮停止, 肌肉中的血液不能順利流回心臟, 會造成血壓降低、腦部暫時缺血, 可能導致心慌氣短、頭暈眼花, 甚至休克。 運動結束時需做5-10分鐘的整理運動, 如彎彎腰、踢踢腳等, 使心率恢復至每分鐘比靜息時高10-15次的水準後再坐下休息。
8、帶病堅持鍛煉
這是最危險的。 身體感到不適, 應暫停運動或減少運動, 否則會加重病情, 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特別是老人, 本身免疫力就差, 身體處於異常狀態時, 一定要停止健身活動。
9、吃藥後不必運動
已經服用降糖藥了,
10、劇烈運動對糖尿病有益
一些患者急於減輕體重, 認為劇烈運動可多消耗能量, 達到減肥目的。 這種認識是片面的。 高強度或劇烈運動時, 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 會增加胰島素抵抗, 導致血糖增高, 同時使過氧化脂質分泌增加, 氧化應激程度加重, 加重併發症。 同時, 劇烈運動時, 機體處於缺氧狀態, 無氧代謝會產生大量酸性產物, 從而導致酸堿平衡失調, 機體免疫能力下降。 而中等強度運動則使葡萄糖利用率增加,
11、空腹活動
很多人(特別是早上)喜歡空腹鍛煉, 這是非常錯誤的。 運動需要能量, 缺少能量會造成頭暈、心跳加速、出冷汗等問題, 嚴重的可能會發生猝死。
運動當然好, 但是也要在瞭解如上運動注意事項後, 結合自己身體情況去鍛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