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母嬰>正文

流產有哪些中醫的病因病機

中醫學對孕育機制的記載可追溯到《黃帝內經》。 《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女子七歲腎氣盛, 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 任脈通, 太沖脈盛, 月事以時下, 故有子。 ”《靈樞·決氣》又曰:“兩神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是謂精。 ”從中醫學理論分析妊娠的機制, 是以腎藏精, 為先天之本, 脾乃氣血生化之源, 為後天之本, 腎以系胞, 氣以載胎, 血以養胎, 沖為血海, 任主胞胎。 若腎氣不固, 脾氣虛弱, 氣血不足, 或血海蘊熱, 胞脈瘀阻, 跌僕閃挫, 均可導致沖任損傷, 胎元不固。 因而發生胎漏、胎動不安, 甚至滑胎。

1.腎虛:腎為先天之本, 腎虛則胎失所系。

先天稟賦薄弱, 腎氣不盛, 或後天久病傷腎, 或孕後房事不節, 或多次墮胎、人工流產, 均足以損傷腎氣, 不能固攝沖任, 《女科經綸·引女科集略》:“女子腎藏系於胎, 是母之真氣, 子之所賴也。 若腎氣虧損, 便不能固攝胎元”。 《景嶽全書·婦人規》還指出, “父氣薄弱, 胎有不能全受而血之漏者。 ”夫婦雙方或方腎虛, 均可導致胎元不固。  

2.脾虛:脾為後天之本, 脾虛胎失所養。 素體脾虛, 或憂思過度, 勞倦、飲食所傷, 則脾氣損傷, 化源不足, 氣以載胎, 血以養胎, 母體氣血虛弱, 則無以營養胎元。 《景嶽全書·婦人規》:“凡妊娠之數見墮胎者, 必以氣脈虧損而然, 蓋氣虛而提攝不固, 血虛則灌溉不周。

3.血熱 :孕後感受熱邪, 或七情化火, 或過用溫燥之品, 或素體陽盛、陰虛,

熱擾胎元, 迫血妄行, 沖任不固。 《景嶽全書·婦人規》雲:“凡胎熱者, 血易動, 血動者, 胎不安。

故墮於內熱而虛者, 亦常有之。

4.血癌:素有疤痕, 或妊娠期間跌僕創傷, 直接傷損沖任、胞脈, 以致胎元不固。 《諸病源候論》:“行動倒僕, 或從高墮下, 傷損腦絡, 致血下動胎。

《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雲:“若沖任二經虛損, 則胎不成實, 或因暴怒傷肝, 房勞傷腎……或因跌僕築磕, 從高墮下, 以致傷胎、墮胎者有之。 ”縱觀各家的論述, 可以發現, 導致流產的原因雖有種種, 但總不外乎腎虛、脾虛、血熱、血瘀, 以致沖任不固。 其中尤以腎不系胎, 脾失攝養為發病關鍵。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