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兒童腎病綜合征要怎麼治療

腎病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科腎臟疾病, 是由於多種病因造成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大量蛋白從尿中丟失的臨床綜合征, 主要特點是大量蛋白尿, 低白蛋白血症, 嚴重水腫和高膽固醇血症, 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單純性腎病、腎炎性腎病和先天性腎病三種類型。 在5歲以下小兒, 腎病綜合征的病理型別多為微小病變型, 而年長兒的病理類型以非微小病變型(包括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節段性硬化等)居多。

兒童腎病綜合征症狀

1、高脂血症兒童腎病綜合征病人脂類代謝異常, 引起病人血漿中幾乎各種脂蛋白成分均增加,

血漿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明顯, 甘油三酯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上升。

2、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症狀的出現是診斷兒童腎病綜合征的可靠指標之一。

3、高度水腫不同類型的兒童腎病綜合征病人, 腎炎兒童腎病綜合征、原發性兒童腎病綜合征等等, 幾乎所有兒童腎病綜合征病人都可在臨床上出現程度不同的浮腫, 全身有可凹性水腫, 水腫為兒童腎病綜合征初期臨床表現, 經常引發家長及臨床工作者的重視而就診。 發病年齡多見於7歲以上兒童, 水腫一般不嚴重。 腎功能一般正常, 浮腫期明顯少尿時, 可出現暫時性輕度氮質血症。

4、低蛋白血症兒童腎病綜合征病人體內丟失大量白蛋白,

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準保持在30g/L以下, 此時很容易發生低蛋白血症。

5、兒童腎病綜合征的血壓可有不同程度升高, 常出現發作性或持續性高血壓和血尿。

兒童腎病綜合征如何治療?

兒童原發性腎病採用以腎上腺皮質激素為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 治療包括控制水腫、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供給適量的營養、預防和控制伴隨感染、正確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反復發作或對激素耐藥者配合應用免疫抑制藥。 中藥目前以健脾補腎、配合控制西藥副作用為主要治則。 推薦閱讀:兒童腎病綜合征為何反復發作

1、一般治療

(1)休息和生活制度

除高度水腫、併發感染者外, 一般不需絕對臥床。 病情緩解後活動量逐漸增加。

緩解3~6月後可逐漸參加學習, 但宜避免過勞。

(2)飲食

飲食要低鹽食。 水腫嚴重和血壓高得忌鹽。 高度水腫和/或少尿患兒應適當限制水量, 但大量利尿或腹瀉、嘔吐失鹽時, 須適當補充鹽和水分。

2、對症治療

一般應用激素後7~14天內多數患兒開始利尿消腫, 故可不用利尿劑;但高度水腫、合併皮膚感染、高血壓、激素不敏感者常需用利尿劑。

3、腎上腺皮質激素(下稱激素)治療

激素儘管有某些副作用、且尚未解決復發問題, 但臨床實踐證明激素仍是目前能誘導蛋白悄消失的有效藥物, 並作為腎病治療的首選藥。

其作用機制尚未闡明, 可能與免疫抑制作用、改善腎小球濾過膜的通盤性減少尿蛋白濾出、利尿作用(通過對腎小球濾過率及腎小管的影響)有關。

用藥原則為:

(1)藥物的選擇以生物半衰期12~36小時的中效製劑為宜, 如沷尼松, 除能較快誘導緩解外, 也適用于竡時的隔日療法。

(2)開始治療時應足量, 分次服用, 心快誘導尿蛋白陰轉。

(3)尿蛋白陰轉後的維持治療階段以隔日晨頓服為宜。 因腎上腺分泌皮質醇呈晨高夜低的晝夜波動規律, 隔日晨頓服法視丘-垂體-腎上腺軸(HIP)的抑制作用是最小;④維持治療不宜過短, 應待病情穩定再停藥, 以減少復發, 且尿蛋白出現反復時也易使之緩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