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肌營養不良

概述

肌營養不良症是由遺傳因素所致的以進行性骨骼肌無力為特徵的一組原發性骨骼肌壞死性疾病,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和分佈的進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縮和無力。 也可累及心肌。

病因

肌營養不良病因是遺傳異常, 在不同的類型中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 但遺傳因素通過何種機制最終造成肌肉變性, 則始終未明。

症狀

按照典型的遺傳形式和主要臨床表現, 可將肌營養不良症分為下列類型:

(一)假肥大型:屬X-連鎖隱性遺傳, 是最常見的類型, 根據臨床表現, 又可分為Duchenne型和Becker。

1、Duchenne型營養不良症(DMD):也稱嚴重性假肥大型營養不良症,

幾乎僅見于男孩, 母親若為基因攜帶者, 50%男性子代發病, 常起病於2-8歲, 初期感走路苯拙, 易於跌倒, 不能奔跑及登樓, 站立時脊髓前凸, 腹部挺出, 兩足撇開, 步行緩慢搖擺, 呈特殊的“鴨步”步態, 當由仰臥走立時非常困難, 必先翻身俯臥, 再雙手攀緣兩膝, 逐漸向上支撐起立(Gower征)。 亦可見於肢近端肌肉、股四頭肌及臂肌。

2、Becker型(BMD):也稱良性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 常在10歲以後起病, 首發症狀為骨盆帶及股部肌肉力弱, 進展緩慢, 病程長, 出現症狀後25年或25年以上才不能行走, 多數在30-40歲時仍不發生癱瘓, 預後較好。

(二)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男女均有, 青年期起病, 首先面肌無力, 常不對稱, 不能露齒, 突唇.閉眼及皺眉,

口輪匝肌可有假性肥大, 以致口唇肥厚而致突唇, 有的肩、肱部肌群首先受累, 以致兩臂不能上舉而成垂肩, 上臂肌肉萎縮, 但前臂及手部肌肉不被侵犯。 病程進展極慢, 常有頓挫或緩解。

(三)肢帶型肌營養不良症:兩性均見, 起病于兒童或青年, 首先影響骨盆帶肌群及腰大肌, 行走困難, 不能登樓, 步態搖擺, 常跌倒, 有的則只累及股四頭肌。 病程進展極慢。

(四)其它類型:股四頭肌型、遠端型、進行性眼外肌麻痹型、眼肌-咽肌型等, 極少見。

檢查

(一) 血清酶測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診斷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標, 可在出生後或出現臨床症狀之前已有增高, 當病程遷延時活力逐漸下降。 亦可用于檢查基因攜帶者, 陽性率為60-80%。

2、血清肌紅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攜帶者中也多顯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 20歲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為119.00, 20歲以上男性為84.30, 女性為77.50, 以上三項血清酶中CRK, PK的陽性率高於Mb, 三項綜合檢出率為70%左右。

4、其它酶:如醛縮酶(ADL), 乳酸脫氫酶(LDH), 穀草轉氨酶(GOT), 穀丙轉氨酶(GPT)等, 也可增高, 但均非肌病的特異改變, 亦不敏感。

(二)尿檢查:尿肌酸排出增多, 肌酐減少。

(三)肌電圖。

(四)肌活檢:可見如前述的病理改變, 若有條件可應用X-CT或核磁共振檢查技術, 能發現肌肉變性的程度和範圍, 可為臨床提供肌肉活檢的優選部位。

中西醫治療

一、西醫目前無特殊治療方法, 各種療法如別嘌呤醇、心痛定、能量合劑、肌苷、加蘭他敏、聯苯雙脂、阿膠、胰島素葡萄糖療法、腮腺素、大劑量VitE及高壓氧艙療法等,

均不見效, 但最近應用體外反搏治療據雲有一定效果。 理療、體療等支持療法以及支架、手術糾正畸形等可作輔助治療之用。

二、中醫病因與辯證論治

1、腎為先天之本, 藏精, 主骨生髓。 腎藏元陰元陽。 若先天稟賦不足, 腎臟虛虧, 精血不足, 骨失所養, 則骨枯而髓空, 症見足不任身, 腰脊不舉, 生為骨痿。 辯證論治, 脾腎兩虛。

2、脾胃為後天之本, 為氣血津液生化之源, 主肌肉、四肢。 脾胃虛則五臟無所稟, 水谷精微不能達於四肢、肌肉而成痿。 若先于腎臟之元陽不足, 致命門火衰, 不能溫煦脾陽, 脾胃虛寒, 受納及運化功能失常, 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 肌肉得不到濡潤, 故見四肢肌肉痿軟無力, 發為肉痿。

3、先天稟賦不足,

氣血兩虛, 不能營養筋骨肌肉, 而出現肢體無力和肌肉萎縮。 由於先天不足, 後天失養, 氣血虛虧, 導至五臟內傷, 臟腑氣血功能失調使氣血更加虧虛, 肌肉痿軟無力不斷進展。

“肌康寧系列方劑” 經過近千例臨床驗證對治療“痿症” 療效非常理想, 並以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 應用於臨床, 幾年來成功地為廣大肌無力患者解除了病痛,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受到了眾人的青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