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假肥大興)是一種由位於X染色體上隱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種遺傳病, 特點為骨骼肌進行性萎縮, 肌力逐漸減退, 最後完全喪失運動能力。 主要發生于男孩;女性則為遺傳基因攜帶者, 有明顯的家族發病史。 患兒由於肌肉萎縮, 無力而導致行走困難, 患病後期雙側腓腸肌呈假性肥大(肌組織被結締組織代替)。 患兒多於4~5歲發病, 一般不晚於7歲。 患兒的坐、立及行走較一般小兒晚, 常在會走路以後才發現, 多在3歲以後才引起注意。 會走路行走緩慢, 步態不穩, 左右搖擺, 宛如"鴨步"。 易跌倒、登梯困難、下蹲後不能迅速站起;3-5歲後,

胸部、肩部及臀部肌肉逐漸萎縮變松變細, 而三角肌, 腓腸肌等則日益增粗變硬、無彈性, 二十歲以前死亡。

進行肌肉活體檢查、肌電圖、血清醛縮酶、肌酸磷酸酶等有關檢查可幫助診斷。 要加強對病兒的護理, 鼓勵病兒加強鍛煉, 以保持肌肉功能和預防攣縮。 本病無特殊有效治療藥物, 可在醫師指導下試用加藍他敏、三磷酸腺苷、胰島素、葡萄糖等及中醫理療、中藥等治療。 臨床常用針灸和按摩的方法來改善肌肉的萎縮狀況。

病因

營養不良症的發病原因曾有血管源性、神經源性、肌纖維再生錯亂、肌細胞膜功能紊亂等學說。 各種理論均有各自的支持點和不能解釋點。 隨著遺傳學研究的進展,

對本組某些類型遺傳基礎和發病原因較為清楚。 到目前為止, 本組疾病的基因異常情況大致為:Duchenne肌營養不良症(DMD)為X染色體短臂XP21上dystrophin基因的突變所引起;Becker型肌營養不良症(BMD)也是由於dystrophin基因的突變, 但影響較輕。 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常為4q35基因的變異;肢帶型肌營養不良症病者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形式, 有1類常染色體顯性型與染色體5相連鎖。 認為是由於基因變異引起肌細胞膜的功能紊亂, 細胞外液中的Ca2+大量湧入細胞內, 引起Ca2+在細胞內的沉積而細胞死亡, 肌纖維斷裂變性、壞死而致肌肉疾病。

病理

肌肉容積縮小, 受累骨骼肌肉色澤較正常人蒼白、質軟而脆。 光學顯微鏡下可見肌內灶性壞死、肌纖維粗細不勻;纖維內橫紋消失,

空泡形成或有澱粉顆粒沉積;肌膜核成串排列、內移;NADH染色可見肌纖維內蟲蛀樣變。 電鏡下可見肌細胞膜鋸齒狀變, 線粒體腫脹、變性, 肌質網內有散在澱粉顆粒。 晚期肌纖維普遍消失、壞死, 在殘留的肌纖維間充填大量脂肪細胞和結締組織。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臨床表現

(一)假肥大型呈性環連隱性遺傳, 男性罹病, 女性攜帶。 偶亦有女性病例。 按起病年齡和預後可分為Duchenne型和Becker型, 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更為常見而嚴重, 發生率約為1/3000~1/4000個成活男嬰。 通常在幼兒期起病。 表現為能走路的年齡推遲, 行走緩慢、易跌, 跌倒後不易爬起。 多數有小腿肌的肥大, 病初肥大肌肌力相對稍強。 臀中肌受累而致骨盆左右上下搖動;跟腱攣縮而足跟不能著地;腰大肌受累而腹部前凸,

腦後仰。 呈鴨型步態。 從蹲位只有靠兩手撐著自己身體而逐步站直。 大腿, 然後逐步挺起身子。 繼骨盆帶肌肉受累之後, 逐步出現肩胛帶肌肉萎縮、無力, 兩臂舉高不能。 菱形肌、前鋸肌、肩胛肌、崗上、崗下肌萎縮而使肩胛游離、肩胛骨呈翼狀聳起, 稱翼狀肩。 病程逐步發展, 某些兒童可能由於本身生長發育的影響, 出現病程的相對穩定或好轉。 多數病孩在10歲時已喪失行走能力, 依靠輪椅或坐臥不起, 出現脊柱和肢體畸形。 晚期, 四肢攣縮, 活動完全不能。 常因伴發肺部感染、褥瘡等於20歲之前喪生。 智商(IQ)常有不同程度減退。 半數以上可伴心臟損害, 心電圖異常。
早期呈現心肌肥大, 除心悸外一般無症狀。 右胸導聯可見R波異常增高, 肢體導聯和左胸導聯可見Q波加深。

Becker型肌營養不良症的發病率為Duchenne肌營養不良症的1/10。 青少年起病, 亦屬性鏈環隱性遺傳。 假肥大和心電圖異常等大體與Duchenne型相同, 但病程進展慢。 有的病人最終亦只能在輪椅上生活。 多數無智慧異常。 預期壽命略低於一般人群。

(二)面-肩-肱型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男女均可罹病。 病情嚴重程度不一, 輕者可無任何主訴, 在偶然機會或醫師進行家譜分析時發現。 幼年或青春期隱匿起病, 常在發病後數年才被引起注意。 面肌受累較早, 表現為睡眠時閉眼不緊、吹氣無力、苦笑臉容。 逐步出現頸肌、肩胛帶肌、肱肌的萎縮、無力。 肩胛帶和肱部肌肉萎縮, 兩側肩峰隆突明顯。整個肩胛部酷似"衣架"。前臂肌肉正常。病程進展緩慢,軀幹和骨盆帶肌很晚累及。肢體遠端肌肉極少萎縮。偶伴腓腸肌肥大。多數病例不影響壽命。

(三)肢帶型較複雜,常為非單一疾病,有的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兩性均可罹病。多數在青少年起病,個別更晚。以骨盆帶肌的無力、萎縮為首發症狀。進展緩慢,逐步累及肩胛帶而出現兩臂上舉困難、翼狀肩等典型症狀。晚期病者亦可出現肌肉攣縮、行動不能。無智能障礙。病情嚴重程度和進展速度差異很大,一般不影響壽命。

(四)眼肌型少見。部分病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突變基因位第14對染色體上,基因性質尚未清楚。起病年齡不一。表現眼瞼下垂和進行性眼外肌麻痹。部分病例出現頭面部、咽喉部、頸部或(和)肢體肌肉無力和萎縮。少數病人可伴隨脊髓、小腦和視網膜受損,智慧低下和腦脊液蛋白質異常增高。

(五)遠端型根據發病年齡自幼至中年後期不等亦可分為數種亞型,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表現為進行性遠端小肌肉萎縮,逐步向近端發展。進展極慢。不影響壽命。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化驗檢查

凡有肌肉廣泛受累的病者,尿肌酸排泄增加、肌肝排泄減少。DMD、BMD病人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為正常的10~100倍,至後期因不活動和肌肉體積喪失而活性降低。面肩肱型、眼肌型的CPK可能正常或僅輕度增高。肌電圖檢查可見主動收縮時呈現干擾相肌電圖,運動單位電位減低、時程縮短。

症狀

按照典型的遺傳形式和主要臨床表現,可將肌營養不良症分為下列類型:

(一)假肥大型:屬X-連鎖隱性遺傳,是最常見的類型,根據臨床表現,又可分為Duchenne型和Becker。

1、Duchenne型營養不良症(DMD):也稱嚴重性假肥大型營養不良症,幾乎僅見于男孩,母親若為基因攜帶者,50%男性子代發病,常起病於2-8歲,初期感走路苯拙,易於跌倒,不能奔跑及登樓,站立時脊髓前凸,腹部挺出,兩足撇開,步行緩慢搖擺,呈特殊的“鴨步”步態,當由仰臥走立時非常困難,必先翻身俯臥,再雙手攀緣兩膝,逐漸向上支撐起立(Gower征)。亦可見於肢近端肌肉、股四頭肌及臂肌。

2、Becker型(BMD):也稱良性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常在10歲以後起病,首發症狀為骨盆帶及股部肌肉力弱,進展緩慢,病程長,出現症狀後25年或25年以上才不能行走,多數在30-40歲時仍不發生癱瘓,預後較好。

(二)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男女均有,青年期起病,首先面肌無力,常不對稱,不能露齒,突唇.閉眼及皺眉,口輪匝肌可有假性肥大,以致口唇肥厚而致突唇,有的肩、肱部肌群首先受累,以致兩臂不能上舉而成垂肩,上臂肌肉萎縮,但前臂及手部肌肉不被侵犯。病程進展極慢,常有頓挫或緩解。

(三)肢帶型肌營養不良症:兩性均見,起病于兒童或青年,首先影響骨盆帶肌群及腰大肌,行走困難,不能登樓,步態搖擺,常跌倒,有的則只累及股四頭肌。病程進展極慢。

(四)其它類型:股四頭肌型、遠端型、進行性眼外肌麻痹型、眼肌-咽肌型等,極少見。

鑒別診斷

根據起病隱匿、受累骨骼肌肉萎縮、無力的特殊分佈和典型體征,不難作出診斷。血清酶活性測定,肌電圖、肌肉活檢可為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佐證。某些類型的肌營養不良症仍需與多發性肌炎、運動神經元疾病或重症肌無力作鑒別。對DMD、BMD的確診有賴於在活檢肌肉發現dystrophin缺乏或異常,周圍血白細胞DNA分析發現dystrrophin基因變異。

(一) 血清酶測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診斷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標,可在出生後或出現臨床症狀之前已有增高,當病程遷延時活力逐漸下降。亦可用于檢查基因攜帶者,陽性率為60-80%。

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在活動性肌病中,尤其是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病人中,可顯著升高達1000至數千單位。

2、血清肌紅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攜帶者中也多顯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 20歲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為119.00,20歲以上男性為84.30,女性為77.50,以上三項血清酶中CRK,PK的陽性率高於Mb,三項綜合檢出率為70%左右。

4、其它酶:如醛縮酶(ALD),乳酸脫氫酶(LDH),穀草轉氨酶(GOT),穀丙轉氨酶(GPT)等,也可增高,但均非肌病的特異改變,亦不敏感。

(二)尿檢查: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減少。

(三)肌電圖:具有肌原性損害肌電圖特徵。

(四)肌活檢:可見肌纖維不同程度增大、變性壞死以及結締組織增生和脂肪浸潤。

可見如前述的病理改變,若有條件可應用X-CT或MRI核磁共振檢查技術,能發現肌肉變性的程度和範圍,可為臨床提供肌肉活檢的優選部位。

(五)心電圖: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常伴心肌損害等而有相應異常表現。

(六)CT和MRI檢查: CT檢查可發現病變肌肉呈密度減低影。MRI檢查可見受累肌 兩側肩峰隆突明顯。整個肩胛部酷似"衣架"。前臂肌肉正常。病程進展緩慢,軀幹和骨盆帶肌很晚累及。肢體遠端肌肉極少萎縮。偶伴腓腸肌肥大。多數病例不影響壽命。

(三)肢帶型較複雜,常為非單一疾病,有的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兩性均可罹病。多數在青少年起病,個別更晚。以骨盆帶肌的無力、萎縮為首發症狀。進展緩慢,逐步累及肩胛帶而出現兩臂上舉困難、翼狀肩等典型症狀。晚期病者亦可出現肌肉攣縮、行動不能。無智能障礙。病情嚴重程度和進展速度差異很大,一般不影響壽命。

(四)眼肌型少見。部分病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突變基因位第14對染色體上,基因性質尚未清楚。起病年齡不一。表現眼瞼下垂和進行性眼外肌麻痹。部分病例出現頭面部、咽喉部、頸部或(和)肢體肌肉無力和萎縮。少數病人可伴隨脊髓、小腦和視網膜受損,智慧低下和腦脊液蛋白質異常增高。

(五)遠端型根據發病年齡自幼至中年後期不等亦可分為數種亞型,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表現為進行性遠端小肌肉萎縮,逐步向近端發展。進展極慢。不影響壽命。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化驗檢查

凡有肌肉廣泛受累的病者,尿肌酸排泄增加、肌肝排泄減少。DMD、BMD病人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為正常的10~100倍,至後期因不活動和肌肉體積喪失而活性降低。面肩肱型、眼肌型的CPK可能正常或僅輕度增高。肌電圖檢查可見主動收縮時呈現干擾相肌電圖,運動單位電位減低、時程縮短。

症狀

按照典型的遺傳形式和主要臨床表現,可將肌營養不良症分為下列類型:

(一)假肥大型:屬X-連鎖隱性遺傳,是最常見的類型,根據臨床表現,又可分為Duchenne型和Becker。

1、Duchenne型營養不良症(DMD):也稱嚴重性假肥大型營養不良症,幾乎僅見于男孩,母親若為基因攜帶者,50%男性子代發病,常起病於2-8歲,初期感走路苯拙,易於跌倒,不能奔跑及登樓,站立時脊髓前凸,腹部挺出,兩足撇開,步行緩慢搖擺,呈特殊的“鴨步”步態,當由仰臥走立時非常困難,必先翻身俯臥,再雙手攀緣兩膝,逐漸向上支撐起立(Gower征)。亦可見於肢近端肌肉、股四頭肌及臂肌。

2、Becker型(BMD):也稱良性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常在10歲以後起病,首發症狀為骨盆帶及股部肌肉力弱,進展緩慢,病程長,出現症狀後25年或25年以上才不能行走,多數在30-40歲時仍不發生癱瘓,預後較好。

(二)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男女均有,青年期起病,首先面肌無力,常不對稱,不能露齒,突唇.閉眼及皺眉,口輪匝肌可有假性肥大,以致口唇肥厚而致突唇,有的肩、肱部肌群首先受累,以致兩臂不能上舉而成垂肩,上臂肌肉萎縮,但前臂及手部肌肉不被侵犯。病程進展極慢,常有頓挫或緩解。

(三)肢帶型肌營養不良症:兩性均見,起病于兒童或青年,首先影響骨盆帶肌群及腰大肌,行走困難,不能登樓,步態搖擺,常跌倒,有的則只累及股四頭肌。病程進展極慢。

(四)其它類型:股四頭肌型、遠端型、進行性眼外肌麻痹型、眼肌-咽肌型等,極少見。

鑒別診斷

根據起病隱匿、受累骨骼肌肉萎縮、無力的特殊分佈和典型體征,不難作出診斷。血清酶活性測定,肌電圖、肌肉活檢可為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佐證。某些類型的肌營養不良症仍需與多發性肌炎、運動神經元疾病或重症肌無力作鑒別。對DMD、BMD的確診有賴於在活檢肌肉發現dystrophin缺乏或異常,周圍血白細胞DNA分析發現dystrrophin基因變異。

(一) 血清酶測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診斷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標,可在出生後或出現臨床症狀之前已有增高,當病程遷延時活力逐漸下降。亦可用于檢查基因攜帶者,陽性率為60-80%。

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在活動性肌病中,尤其是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病人中,可顯著升高達1000至數千單位。

2、血清肌紅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攜帶者中也多顯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 20歲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為119.00,20歲以上男性為84.30,女性為77.50,以上三項血清酶中CRK,PK的陽性率高於Mb,三項綜合檢出率為70%左右。

4、其它酶:如醛縮酶(ALD),乳酸脫氫酶(LDH),穀草轉氨酶(GOT),穀丙轉氨酶(GPT)等,也可增高,但均非肌病的特異改變,亦不敏感。

(二)尿檢查: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減少。

(三)肌電圖:具有肌原性損害肌電圖特徵。

(四)肌活檢:可見肌纖維不同程度增大、變性壞死以及結締組織增生和脂肪浸潤。

可見如前述的病理改變,若有條件可應用X-CT或MRI核磁共振檢查技術,能發現肌肉變性的程度和範圍,可為臨床提供肌肉活檢的優選部位。

(五)心電圖: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常伴心肌損害等而有相應異常表現。

(六)CT和MRI檢查: CT檢查可發現病變肌肉呈密度減低影。MRI檢查可見受累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