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頸椎骨折脫位

病因

屈曲、伸展、垂直壓縮、剪切、旋轉等暴力均可致傷。

臨床表現

1.頸椎損傷的一般症狀多較嚴重, 有脊髓損傷者因損傷平面不同而症狀不同, 脊髓損傷程度的不同造成癱瘓程度也不同。

2.脊髓損傷除個別椎管矢狀徑較寬的“幸運性損傷”外, 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癱瘓, 且完全性脊髓損傷的比例較高。

3.併發症多因傷情嚴重, 常因呼吸肌麻痹等而引起呼吸困難, 並繼發墜積性肺炎;引起癱瘓者在長期臥床中也易發生壓瘡等, 應注意檢查和護理。

檢查

骨折及脫位的判定主要依據X線平片及CT掃描;但對軟組織損傷情況及脊髓狀態的判定,

仍以MRI圖像為清晰, 應設法及早進行檢查。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

尤其是對頸5椎節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損傷者更應注意, 宜及早行氣管切開。

2.恢復椎管形態及椎節穩定

通過非手術或手術方法首先恢復椎管的列線, 方可消除對脊髓的壓迫。 與此同時還應設法保證受損椎節的穩定, 以防引起或加重脊髓損傷。 除用牽引療法使頸椎制動外, 還可酌情採取前路或後路手術療法。

3.切除椎管內致壓物

凡經CT或MRI等檢查已明確椎管內有致壓物時, 均應設法及早切除, 並同時行內固定術。 一般多選擇頸前路手術。 對個別病情嚴重者, 也需同時予以頸後路固定術。

對全身情況不佳者則可暫緩施術。

4.促進脊髓功能的恢復

在減壓的基礎上, 儘快地消除脊髓水腫及創傷反應, 給予神經營養劑及改善血循環的藥物。 對脊髓完全性損傷者, 應著眼於手部功能的恢復與重建, 包括根性減壓(傷者必須保存腕部功能)及肌腱轉移性手術等。

5.後期病例

對不全性癱瘓者, 主要是切除妨礙脊髓功能進一步恢復的致壓物及功能重建;而對完全性脊髓損傷者則以椎節穩定、預防併發症及康復為主。

預後

頸椎骨折脫位因其脊髓損傷的發生率高, 且較嚴重, 因此預後差。

1、骨折後1~2周

此時骨折部位瘀血腫脹, 經絡不通, 氣血阻滯, 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 行氣消散。 患者骨折部位疼痛, 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降低,

因此飲食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 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製作以清蒸燉熬為主, 避免煎炸炒燴的酸辣、燥熱、油膩之食品。 至於黃豆骨頭湯, 屬於肥膩滋補的範疇, 所含脂肪較多, 不易消化吸收, 有誘發大便乾燥之嫌, 此階段最好不要食用。

食療方

三七10克, 當歸10克, 肉鴿1只, 共燉熟爛, 湯肉並進, 每日1次, 連續7~10天。

2、骨折後2~4周

此時患者從生理上及精神上對骨折後的境況有所適應, 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緩解, 瘀血腫脹大部分消失, 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 飲食上應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 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 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臟之類,

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 鈣及蛋白質。 適當多吃一些青椒、番茄、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 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食療方

當歸10克, 骨碎補15克, 續斷10克, 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 燉煮1小時以上, 湯肉共進, 連用兩周。

3、骨折後5周以上

骨折部位瘀腫基本吸收, 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 並從骨痂向骨組織轉化。 患者胃口大開, 飲食上並無禁忌, 可食用任何高營養食物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的食物。 祖國傳統醫學對此頗有研究, 認為此期食譜可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能飲酒者可適當飲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頸椎骨折脫位的相關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呢,

實際上治療頸椎骨折脫位的方法有很多並非只能依賴藥物治療, 其實食療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以上介紹的食療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