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夏季健康吃火鍋全攻略 優酪乳可抑制火鍋病

冬天要吃火鍋, 在夏天越熱更要吃火鍋, 吃個酣暢淋漓。 但是吃火鍋還會帶來火鍋病, 這個你知道嗎?火鍋可不僅僅是把食物弄熟那麼簡單, 今天就來給大家一個火鍋攻略吧。

吃火鍋小心吃出火鍋病

胃腸病

為追求鮮脆嫩滑的口感, 食物在火鍋裡燙一下就吃。 這樣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 潛藏於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吞入胃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而且, 由於火鍋吃起來熱氣騰騰, 很多人喜歡邊吃邊喝冷飲或啤酒, 忽冷忽熱, 對胃黏膜極為不利, 極易造成胃腸疾病。 若是麻辣火鍋,

對胃腸的殺傷力就更大了。 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 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 嚴重刺激胃腸壁黏膜, 引起胃酸和脹氣, 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 腹瀉也在所難免。

痛風症

有人喜歡把涮完的火鍋湯底當“營養湯”喝光。 事實上, 火鍋的湯大多採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 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 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

另外, 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 其中的成分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 產生有害物質。 如:肉類、海鮮中所含卟啉物質多溶于湯中, 湯中的高濃度卟啉, 經肝臟代謝, 會產生大量的硝酸, 引起痛風, 出現關節痛症狀, 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

優酪乳可以抑制火鍋病

優酪乳不但營養豐富、風味濃郁而獨特, 而且對於愛吃火鍋一族還具有特別的胃腸道保護和調理作用。 吃火鍋最愜意的就是燙、辣、鮮。 燙和辣都有刺激性, 如果不加注意, 就可能損傷胃腸道粘膜而造成“火鍋病”。

特別是有些人貪圖鮮嫩, 吃火鍋時只把生菜燙一燙就吃, 食物中的細菌和寄生蟲沒有被殺死, 從而導致感染。

優酪乳口感細膩而稠滑, 不但營養豐富, 而且對腸胃有很好的保護。 優酪乳含有有利於胃腸道保護的乳酸菌, 乳酸菌具有酸化腸腔, 抑制腐敗菌生長和減弱腐敗菌在腸道中產生毒素的作用, 預防並治療便秘、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疾病。

優酪乳中的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和雙歧桿菌3種活性乳酸菌聯合作用,

抑制腸道有害菌的作用更強大, 而且還能夠繁殖, 能以較高的存活率, 大批進入小腸, 發揮改善腸胃機能的巨大作用。

營養專家介紹, 3種活性乳酸菌所產生的醋酸和乳酸對腸腔起酸化作用, 可促進消化道的蠕動, 從而更好地預防並治療便秘、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疾病。 3種活性乳酸菌還能分泌多種酶, 使難以溶解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混合物等轉化成可溶性物質, 促進消化, 幫助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D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 吃火鍋時, 飲啤酒是許多人的習慣。 優酪乳中含有的一種被稱之為磷脂類的特殊化學物質, 能夠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個很厚的疏水層, 用以抵抗酒精等各種外來因數對胃黏膜的侵蝕,

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健康吃火鍋全攻略

1、選擇什麼樣的鍋底?——清水鍋底最好

最好的火鍋湯底就是白水, 裡面加一點蔥、薑、海米、香料, 沒有添加油脂, 這樣的湯底幾乎沒有熱量。 麻辣紅湯雖然味道濃郁, 但裡面的油脂含量非常高。 而且很多紅油鍋底在室溫下是凝固狀態的, 這說明一方面油脂可能被反復使用, 另一方面其中飽和脂肪的含量過多。

如果喜歡吃辣, 可以選擇在蘸醬裡加入少許辣椒油, 既能吃到辣, 也不會脂肪攝入過高。

2、食物材料的選擇——天然新鮮、種類多樣、多素少肉、菌薯兼備

多點蔬菜、薯類、菌類、豆製品, 少點肉類, 而一些加工好的半成品最好不點。 這些半成品指的是:午餐肉、火腿腸、魚丸(純魚肉做成的魚丸不在此列)等。

蔬菜應該是種類、數量都最多的食物, 最好能兼顧各種蔬菜, 一定要有對身體益處大的綠葉菜:菠菜、茼蒿、香菜、萵筍葉、豌豆苗、西蘭花、綠葉生菜、油菜等。 再根據喜好選擇一些淺色蔬菜, 如大白菜、冬瓜、白蘿蔔、筍片等。 蘑菇也可多點一些, 很多火鍋店都有菌類拼盤, 不妨點一份, 可以一次吃好幾種蘑菇。

紅薯、土豆、山藥、芋頭這些薯類點一些, 一起涮出來當主食吃, 比吃完火鍋再來個油酥油、炸饅頭、白麵條要強得多。 豆腐、凍豆腐、豆腐皮都非常適合涮煮來吃, 但要注意油豆泡、油炸過的腐竹都是脂肪含量較高的。

肥胖、有慢性病的人要少點脂肪含量高的肥牛、肥羊, 因為用來涮煮的肥牛羊肉片脂肪含量可高達30%。 最好點瘦牛肉片、魚蝦、雞肉片、百葉毛肚、鴨血這些脂肪含量比較低的肉類。當然如果是怕冷瘦弱的人,可以點一些牛羊肉。

3、吃火鍋的順序——先素後肉

一般人吃火鍋都是一開始就先吃肉,通常是幾盤子肉吃完了,也差不多飽了,菜只是隨便吃幾口。這種方法很不可取,很容易一下子吃進去大量的脂肪,而蔬菜和主食少得可憐。

最好的順序是先涮薯類和蔬菜,先將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類,這樣可以避免吃進太多的脂肪,有利地控制總熱量。如果實在是想先吃肉,那也一定在吃肉的同時,多涮蔬菜並搭配薯類。而且蔬菜的量至少要在肉的2倍以上。

4、吃火鍋的溫度——宜溫不宜燙

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時熱火朝天的感覺,喜歡剛從湯中撈出的燙燙的食物。實際上,這樣吃非常危險。我們的消化道是非常怕熱的,口腔的耐熱溫度是65℃,而食道黏膜的耐熱溫度只有45℃。過高的溫度會傷害到嬌嫩的口腔和食道黏膜,再加上麻辣的刺激,非常容易使口腔和食道引發炎症、潰瘍。

涮煮的食物不要剛從滾燙的湯中夾出來就吃,多控一控,將湯水儘量瀝幹,放入小盤中晾至溫熱不燙的時候再吃。

尤其要注意脂肪含量多的紅油火鍋,因為夾出來的食物外面會裹著一層油,有非常好的“保溫”作用,食物內部的溫度會很高,而且有這一層油的“保護”降溫也會比較慢。所以夾出來後一定要多等一會,等食物徹底不燙了再吃。

5、涮煮的時間——長短有別

葉類蔬菜切忌長時間放在火鍋裡煮,在沸騰的鍋中稍加焯燙就可夾出。煮時間過長會增加營養素的流失,也會失去蔬菜鮮嫩的口感。

肉類則要保證熟透。很多人喜歡肉質嫩滑的口感,把肉在湯裡稍微燙一下還是半熟時就吃同,這個習慣非常不好。半熟的肉中很可能會含有未被殺滅的細菌、寄生蟲,引起胃腸感染,一定要將肉煮至徹底熟透再吃。當然了,肉煮熟也別老在鍋中煮著,熟了就取出來吃。所以不要一次放入很多肉,吃多少放多少,隨吃隨涮,味道最好。

6、蘸料的選擇——醬好還是油好

火鍋蘸料通常是麻醬或香油,香油是純脂肪,熱量極高。芝麻醬稍好一些,熱量仍是比較高的。在調味時,通常還會加入醬豆腐、韭菜花這些很鹹的調料,所以芝麻醬調料時要注意鹽過多的問題。

推薦一種調味料:用少量的芝麻醬,加少許的醬豆腐(或用鮮味醬油),再加上一些醋,攪拌均勻來做蘸料,就會比純香油和麻醬調料要好一些。

無論哪種醬料,都不宜吃得太多,既然是蘸料,蘸一點點,起到提味的作用就可以了。

7、火鍋湯要不要喝?——不喝為宜

很多人特別愛喝火鍋湯,但火鍋湯不宜多喝。

因為涮煮過肉類的火鍋湯中有很多嘌呤痛風、尿酸高的人不能吃火鍋。而除了嘌呤,火鍋湯中的脂肪也不少,哪怕是用清水涮鍋,在煮過一些肉後,也會有相當一部分脂肪溶到湯裡,如果是用白湯、骨湯做鍋底,本身的脂肪含量也會很高。而且涮過蔬菜的湯中還會有亞硝酸鹽、草酸等成分。

所以說,火鍋湯也要儘量少喝不喝。如果確實喜歡喝湯,那麼就在剛開始,涮煮時間比較短、涮煮材料比較少的時候喝。已經煮了一兩個小時大量菜肉的湯,還是不喝為好。

什麼火鍋你不能吃?

川味火鍋:患有慢性咽炎、口腔炎、胃病、潰瘍病、皮膚病、痔瘡、肛裂和經常流鼻血、牙齦出血者以及屬於“熱體質”者、孕婦等忌食。

海鮮火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患者,對海鮮過敏者忌食。

羊肉火鍋:“熱體質”、素有痰火、感冒初期、服用瀉藥、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支氣管炎、肝臟疾病及瘡癤患者忌食。

菌類火鍋:對菌類過敏者,痛風、慢性胃炎患者忌食。

吃火鍋不僅僅是圖大家一起吃個熱鬧,拿准怎麼吃才會更健康。

最好點瘦牛肉片、魚蝦、雞肉片、百葉毛肚、鴨血這些脂肪含量比較低的肉類。當然如果是怕冷瘦弱的人,可以點一些牛羊肉。

3、吃火鍋的順序——先素後肉

一般人吃火鍋都是一開始就先吃肉,通常是幾盤子肉吃完了,也差不多飽了,菜只是隨便吃幾口。這種方法很不可取,很容易一下子吃進去大量的脂肪,而蔬菜和主食少得可憐。

最好的順序是先涮薯類和蔬菜,先將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類,這樣可以避免吃進太多的脂肪,有利地控制總熱量。如果實在是想先吃肉,那也一定在吃肉的同時,多涮蔬菜並搭配薯類。而且蔬菜的量至少要在肉的2倍以上。

4、吃火鍋的溫度——宜溫不宜燙

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時熱火朝天的感覺,喜歡剛從湯中撈出的燙燙的食物。實際上,這樣吃非常危險。我們的消化道是非常怕熱的,口腔的耐熱溫度是65℃,而食道黏膜的耐熱溫度只有45℃。過高的溫度會傷害到嬌嫩的口腔和食道黏膜,再加上麻辣的刺激,非常容易使口腔和食道引發炎症、潰瘍。

涮煮的食物不要剛從滾燙的湯中夾出來就吃,多控一控,將湯水儘量瀝幹,放入小盤中晾至溫熱不燙的時候再吃。

尤其要注意脂肪含量多的紅油火鍋,因為夾出來的食物外面會裹著一層油,有非常好的“保溫”作用,食物內部的溫度會很高,而且有這一層油的“保護”降溫也會比較慢。所以夾出來後一定要多等一會,等食物徹底不燙了再吃。

5、涮煮的時間——長短有別

葉類蔬菜切忌長時間放在火鍋裡煮,在沸騰的鍋中稍加焯燙就可夾出。煮時間過長會增加營養素的流失,也會失去蔬菜鮮嫩的口感。

肉類則要保證熟透。很多人喜歡肉質嫩滑的口感,把肉在湯裡稍微燙一下還是半熟時就吃同,這個習慣非常不好。半熟的肉中很可能會含有未被殺滅的細菌、寄生蟲,引起胃腸感染,一定要將肉煮至徹底熟透再吃。當然了,肉煮熟也別老在鍋中煮著,熟了就取出來吃。所以不要一次放入很多肉,吃多少放多少,隨吃隨涮,味道最好。

6、蘸料的選擇——醬好還是油好

火鍋蘸料通常是麻醬或香油,香油是純脂肪,熱量極高。芝麻醬稍好一些,熱量仍是比較高的。在調味時,通常還會加入醬豆腐、韭菜花這些很鹹的調料,所以芝麻醬調料時要注意鹽過多的問題。

推薦一種調味料:用少量的芝麻醬,加少許的醬豆腐(或用鮮味醬油),再加上一些醋,攪拌均勻來做蘸料,就會比純香油和麻醬調料要好一些。

無論哪種醬料,都不宜吃得太多,既然是蘸料,蘸一點點,起到提味的作用就可以了。

7、火鍋湯要不要喝?——不喝為宜

很多人特別愛喝火鍋湯,但火鍋湯不宜多喝。

因為涮煮過肉類的火鍋湯中有很多嘌呤痛風、尿酸高的人不能吃火鍋。而除了嘌呤,火鍋湯中的脂肪也不少,哪怕是用清水涮鍋,在煮過一些肉後,也會有相當一部分脂肪溶到湯裡,如果是用白湯、骨湯做鍋底,本身的脂肪含量也會很高。而且涮過蔬菜的湯中還會有亞硝酸鹽、草酸等成分。

所以說,火鍋湯也要儘量少喝不喝。如果確實喜歡喝湯,那麼就在剛開始,涮煮時間比較短、涮煮材料比較少的時候喝。已經煮了一兩個小時大量菜肉的湯,還是不喝為好。

什麼火鍋你不能吃?

川味火鍋:患有慢性咽炎、口腔炎、胃病、潰瘍病、皮膚病、痔瘡、肛裂和經常流鼻血、牙齦出血者以及屬於“熱體質”者、孕婦等忌食。

海鮮火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患者,對海鮮過敏者忌食。

羊肉火鍋:“熱體質”、素有痰火、感冒初期、服用瀉藥、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支氣管炎、肝臟疾病及瘡癤患者忌食。

菌類火鍋:對菌類過敏者,痛風、慢性胃炎患者忌食。

吃火鍋不僅僅是圖大家一起吃個熱鬧,拿准怎麼吃才會更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