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紅糖的有機物會和豆漿的蛋白質結合, 生成對人體有害的變性沉澱物。 ”
是這樣嗎?那麼, 紅糖、白糖和蜂蜜都是以含雙糖為主的食物, 沒有原則上的區別, 為什麼就不能加紅糖呢?其實這是源於一種錯誤的認識。
豆漿不宜加紅糖
對於豆漿來說, 問題是不是能不能加糖, 而是什麼時候加糖。
在煮豆漿時最好什麼糖都不加, 待煮好放涼準備要喝時再加, 三種糖任何一種都可以。 因為在加熱的過程中, 豆漿中的蛋白質可與糖發生化學反應, 產生不能吸收的物質, 導致豆漿的營養價值下降。 注意, 這類物質雖然不能吸收,
空腹不宜喝豆漿
“豆漿不宜空腹喝。 空腹喝時, 豆漿中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能量而被消耗掉, 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 ”
所謂“補益作用”, 是指豆漿中的蛋白質可用于合成身體組織、器官和供能物質等, 如肌肉、抗體、激素。
而我們感覺肚子餓時, 只是胃中食物已消化排空, 出現了饑餓感, 並不能說身體內已出現明顯的能量不足。 這時還用不著動用蛋白質供能。
其實, 豆漿中的蛋白質含量很低, 即使不消耗, 對身體攝入蛋白質總量影響也不大。 如果擔心空腹喝豆漿利用不了其中的蛋白質, 那麼, 在豆漿中加點糖就好。
豆漿不宜沖雞蛋
“豆漿不宜沖雞蛋喝, 因為蛋清與豆漿裡的胰蛋白酶結合,
豆漿沖雞蛋是否正確, 關鍵是如何沖。 如果將雞蛋打入正在煮的豆漿中, 再煮多幾分鐘, 那麼吃掉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隔夜豆漿不宜喝
“不宜隔夜喝, 豆漿在高溫下易變質, 常溫下也不易久存, 因此應低溫保存。 有人喝了隔夜豆漿會出現腹瀉。 ”
上述這句話是食品衛生的一個常識, 吃所有食物都應趁新鮮。 食物如果保存不好, 誰吃了都會引起身體不適。
所以, 重點不是隔夜, 而是有沒有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