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視頻 如何用意念掌握太極拳的動作

太極拳的整個招式動作緩慢輕盈, 那麼練習起來應該怎樣用意不用力呢?下面, 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練習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方法, 喜歡學習太極拳的朋友們跟著小編往下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用意練習方法

1.從用一半意到用一丁點兒意

用意不執著, 即不硬用、死用;用意不全用, 即用一半或更少甚至一丁點兒, 以至用意中不用意才算真用意。 這聽起來似乎令人費解, 實質是要求陰用意, 即從用到不用有一個半用的過渡, 做到無意中用意。 太極拳習練者要通過有意用意訓練逐步過渡到無意用意,

一旦做到了無意用意, 那麼拳味、拳韻會自然溢出。

2.似用非用

半用與一丁點兒是從用意的“量”上來說的, 而似用非用則是從用意的“質”上說的, 品質兩方面都關注到了, 用意方準確。 用一丁點兒“意”, 剩下的“意”幹什麼去了?心猿意馬?心思另用?不是, 其餘的“意”是在休息中靜待。 故而恍兮惚兮, 如醉如夢, 清靜拳境, 無欲無我。 懂得了太極用意的特點, 再談用意的方法, 習拳者或許不會有偏執與誤解。

練習要領

1.意念調控法

太極拳的動作形式如萬花紛呈, 氣象萬千。 其原始的貫串與結束都是通過意念調整、控制, 始、中、終、轉均不離意, 故有“形松意充”、“形松意緊”之論。 在整個練拳的過程中意不能斷, 不能散, 不能堵, 不能亂。 意斷則不能“連續不斷”,

意散則不能“周身一致”, 意堵則不能“身心輕靈”, 意亂則不能“虛實分清”。 斷、散、堵、亂是用意中常見的偏頗現象, 會影響運拳之效, 須時刻警惕。 只有克服意的斷、散、堵、亂, 才能形成起碼的基礎定力。 意念調控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身形手勢變化及以意引氣, 因此意念調控是最基礎最重要的用法。

2.口訣導引法

又叫語言誘導法。 當我們默念或者出聲念某一條前賢總結的口訣並貫徹於動勢中時, 似乎這種口訣就是一種神秘力量。 比如默念“尾闖中正神貫頂, 滿身輕利頂頭懸”, “刻刻留心在腰隙, 腹內松靜氣騰然”。 開始念時不一定能句句詞詞落實, 但是行拳久念則必落實無疑, 且會有新的體悟。 王宗嶽的拳論、楊澄甫的習拳“十要”,

都可以當作口訣來記誦, 當然習拳者也可以自編口訣。

3.觀想情景法

觀想是用意的較高層次與實用方法。 比如在預備態中為了獲得全身松柔, 我們可以觀想自身無衣無帽, 無血無肉, 白骨森森;還可以觀想自身如遊絲, 如輕煙, 如微塵等。 為了獲得清靜拳境, 我們可以觀想自己身處浩瀚海邊, 微波蕩漾, 或者身處絢爛繁花邊, 空氣清新, 陽光和照等。 隨拳勢運作, 某些動作名稱為我們提供了觀想引線。 如“觀音灑水”、 “如來吞月”、 “羅漢探掌”、 “二龍戲珠”、 “鳳凰展翅”、 “金雞獨立”、 “仙猴探海”等, 隨動作要求及變化進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觀想, 必定會自然地提升意念的調控力度, 這種力度是一種自在與自由, 沒有絲毫的僵硬與勉強。

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 需要動作連貫。

4.精神感應與憑藉法

精神感應與憑藉法表現為感應遂通、因敵變化、一觸即發, 是用意的高層次。 習拳處於無意用意狀態, 靠的是靈神、靈氣、靈機, 拳者感應與憑藉的是說不清、講不明的靈機在調控運拳。 一趟拳運完, 拳者似乎不知不覺而又清醒自如。 返觀內聽, 精精明明, 聰聰慧慧, 自在自由, 不可測量, 似乎有神靈在自身, 讓自我輕如光影, 柔若無骨, 軟如流水。 這個神靈是什麼呢?是自身的內氣、內靈與內勁的結晶體, 是練拳者精氣神的和諧一致與體用一致, 是天、-我、拳、道的歸一。 或許什麼也不是, 就是精神感應與憑藉, .甚至連精神感應與憑藉也不是。 拳如果打到此種境界, 則是神仙之境,

是佛性之境, 是如如之境, 是上上智之境。 此境高妙, 無以言語, 或許一語道破而再語則錯。 習拳者要不斷培植與探究高層次的精神感應與憑藉的運拳技藝。 上述四種用意之法, 非一蹴而就、輕而易舉。 但習拳者只要夯實基礎恒久用意, 次第依階而升, 以心相悟, 以體相證, 則不愁不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