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消化系統功能的下降, 老年人的食欲會受影響, 消化吸收也受到影響。 這個時候, 就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 對於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問題, 從飲食角度該如何調理呢?
老年人營養不良問題不可忽視
統計顯示, 80歲以上老人中, 在家生活的有3%至10%的人營養不良, 在養老院生活的有30%至35%的人營養不良, 在醫院住院的老人營養不良率高達509/o。 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麼老年人為什麼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呢?
人到老年, 身體組成發生了一些變化, 肌肉和礦物質減少, 而脂肪量會逐漸增多。 同時, 牙齒脫落,
另外, 錯誤的飲食觀念也是造成很多老人營養狀況不佳的一大原因。 老年人往往生活節儉、不喜歡浪費, 和子女們一起吃飯常常把子女們不吃的肥肉、雞皮等吃掉, 充當“餐桌清理機”, 這樣不僅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而且還會因為攝入的膽固醇、脂肪等過多, 造成肥胖。 反而給老年人以營養過剩的假像!
老年人營養失衡導致疾病頻發
不少“空巢”老人腿腳不方便, 為節約時間和精力, 一天只做一頓飯, 一次把三餐全部搞定。 這樣的飲食結構往往十分單調,
如果老人優質蛋白質攝入量偏低, 將直接導致營養不良和機體抵抗力降低;如果鈣攝入不足, 則會帶來骨質疏鬆、骨折;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會引起體內必需的維生素不夠, 如核黃素、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C等達不到推薦量, 從而影響健康;如果口味較重, 油、鹽、糖攝入太多, 則可能引起肥胖等徵兆。 老人味蕾功能逐漸減弱, 可能會越來越吃不出菜的味道。 有的子女會發現父母做的菜過鹹或過甜, 其實就是因為老人總覺得口味淡而放了過多的油、鹽等調料。
老年人膳食須遵循以下原則:
1、食物多樣, 穀類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專業人士指出, 在蔬菜與水果的選擇上應更加廣泛, 不同蔬菜水果所含營養成分不盡相同, 但都具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蔬菜的種類繁多, 包括不少植物的葉、莖、茄果、鮮豆、食用菌類等皆可食用。 薯類則有助抗癌。 對牙齒不好的老人來說, 可以選擇把蔬菜水果榨成汁喝。
2、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 可以每天喝一袋牛奶, 奶糖不耐受者可改為喝豆漿。
3、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 少吃牛羊肉等紅肉, 少吃帶皮肉和葷油。
4、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
5、吃清淡少鹽的膳食。 寧可犧牲部分口感, 也不可追求多鹽多糖飲食。
6、儘量吃新鮮食物, 不要將食物一再回爐進食。 少食多餐, 每日適當多喝水。
7、合理烹調。 食物加工宜軟而爛, 應採用煮、燉、熬、蒸等烹調方法, 少用煎、炸。
8、少量多餐。 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一般建議少量多餐, 三餐基礎上加餐1-2次, 即“3+1”或“3+2”模式。 烹調宜採用蒸、煮、燉、燴、拌等方法。
9、合理選擇保健食品。 根據自己需要的保健功能選擇正規保健品, 不要盲目相信推銷人員的遊說,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合理飲食。
10、食品安全最重要。 老年朋友要特別注意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不要怕浪費而食用腐敗、變質、過期的食物, 剩飯剩菜最好不吃, 要吃也應冷藏並在24小時內熱透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