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麻黃原名“麻煩草”

麻黃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草質莖。 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腫的功效, 宜用於風寒外鬱、腠理閉密、無汗的外感風寒表實證。 陶弘景說麻黃是“傷寒解肌第一藥”, 後世本草著作亦稱麻黃是“發表第一藥”、“治感第一要藥”。

麻黃原名叫“麻煩草”。 說到這個原名, 還有一個故事。

話說過去有位孤苦伶仃的挖藥老人, 想收一個徒弟傳授自己的采藥技術。 誰知這個徒弟狂妄自大, 剛學到一點皮毛知識, 就看不起師傅了。 於是, 傷透心的師傅就叫徒弟自立門戶。 不過, 終究師徒一場, 好心的師傅在與徒弟臨分手時,

叮囑了徒弟以後采藥行醫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其中千關萬照的有一句話, 就是有一種叫做“無葉草”的草藥不能隨便賣給別人。 徒弟問:“為什麼?”師傅答曰:“無葉草, 這種草的根和莖用處不同。 發汗用莖, 止汗用根, 一旦弄錯, 就會死人!”當師傅問其記住時, 徒弟像小和尚念經那樣有口無心地背誦了一遍, 但是並未用心記住。

此後, 師徒倆分道揚鑣。 沒有師傅在眼前的徒弟更加膽大妄為, 雖然所識草藥不多, 卻任何病都敢治。 沒幾天, 他用無葉草治病, 忘記了師傅的叮囑, 治死了人。 死者家屬氣憤至極, 一紙訴狀把他告上了衙門。 縣官命人將其捉那歸案, 升堂時問明緣由, 得知是無葉草治死人。 接著再審:“你的醫道何人所教?”徒弟只好說出師傅的姓名。

於是, 縣官又命人找來師傅。 當堂對質, 方知徒弟把師傅所教內容搞反了。 原本應是發汗用莖, 止汗用根, 他卻用無葉草的莖去止汗, 結果使出虛汗的患者病情加重, 最終虛脫而死。 知原委, 縣官便拍案怒斥:“大膽庸醫, 病人已出虛汗還用發汗的藥, 能不死人?須嚴懲。 ”為此, 徒弟被打四十大板, 判坐三年大獄。 師傅沒事, 當堂釋放。

徒弟在獄中過了三年, 這才變得老實了。 出獄後, 他主動找師傅認錯。 師傅見他知錯能改, 又收留了他。 以後, 徒弟在使用無葉草時分外小心, 由於無葉草惹禍而進監獄, 他把無葉草叫做“麻煩草”。 後人因“麻煩草”草的根是黃色的, 才改“麻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