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
Jiǔ Niànɡ.
英文名
Wine-ferment.
別名
酒窩、浮蛆。
來源
藥材基源:為糯米和酒麴釀制而成的酵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Wine.
化學成份
酒釀的成分隨發酵進度等而變化, 成熟的酒釀, 含水分, 乙醇(ethanol), 粗蛋白質, 糖分, 總酸等。
性味
《綱目拾遺》:"味甘辛, 性溫。 "
功能主治
益氣, 生津, 活血。
①《綱目拾遺》:"佐藥發痘漿, 行血益髓脈, 生津濃。 "
②《隨患居飲食譜》:"補氣養血, 助運化, 充痘漿。 "
用法用量
內服:燉溫或和藥同煎, 適量。 外用:適量, 搗敷。
附方
①治痘瘡不起:荸薺搗汁, 和白酒釀燉溫服之。 但不可燉大熱, 大熱則反不妙, 慎之。 (《良方集要》)
②治小兒鼻風吹乳腫痛:酒釀和菊花葉搗敷。
③治吹乳: 苧麻根(嫩者)炒, 和白酒釀少許, 共搗爛, 敷患處一日夜。 忌食發物。 (《周益生家寶方》)
④治頭風:蒼耳子、白芷、穀精草各五錢, 川芎三錢, 甜酒釀四兩。 老酒二碗, 煎一碗服。 (《妙淨方》)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酒釀的相關知識, 我們知道酒釀具有補氣養血, 助運化的功效, 酒釀針對痘瘡不起;頭風等症狀也十分有效。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中藥的相關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