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煮具體方法:
1、先用冷水(高出藥面少許)充分浸泡20~30分鐘, 目的是使藥物完全滲透, 煎煮時便於藥物有效成份溶解。
2、煎藥前, 水不足時需再加水, 以水高出藥面3–4釐米為易。
3、大火煮開後, 再慢火(小火)使藥液保持較小沸騰即可。 從煮開後算起, 時間約20分鐘。
4、以上為頭煎, 倒出煎好的藥液, 再加冷水(等砂鍋稍冷卻後再加水, 這樣砂鍋不易破裂。 )量比頭煎時稍少, 大火煮開, 再小火煮約15分鐘即可。 些為二煎。
5、頭煎、二煎藥液合起來(約300~500毫升), 分數次溫服。
中藥如何煎熬?
一、煎藥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 嚴禁用鐵器。
二、中藥入煎前應先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 煎藥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藥面1-3釐米。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三、煎藥時間應根據藥性而定, 一般藥為30分鐘。 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 沸後煎15-20分鐘。 滋補藥先用武火煮沸後, 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 煎藥時要攪拌藥料2-3次。 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 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藥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 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藥”:煮沸10-15分鐘, 再加入其它藥同煎。
2、“後下藥”:在一般藥即將煎至預定量時, 投入同煎5分鐘即可。
3、“溶化藥”:應在其它藥煎至預定服藥量, 取藥汁, 微火煎煮, 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藥”:將沖服藥調入煎好藥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藥物按醫囑煎煮。
只是煎藥要講究方法, 以利藥到病除。 煎藥器具一般選用有蓋的陶瓷砂鍋或搪瓷鍋, 因其受熱均勻, 性質穩定。 煎藥用水也很重要, 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 如純淨水, 井水、自來水, 以不含消毒劑的優質天然水為佳。
加水量, 一般以浸泡後水面高出飲片2—3釐米為宜。 加水量則應根據飲片重量、體積、吸水能力及煎煮時間而定。 藥味多、體積大、吸水強、煎煮時間長的中藥加水宜多些, 否則宜少些;頭煎加水量宜多些, 二煎宜酌減;煎煮滋補藥加水宜多些而解表藥宜少些;用於少兒的湯劑可適當減少加水量。
中藥適當浸泡濕潤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中藥在煎煮前宜在室溫下加水攪拌後浸泡30—60分鐘,
滋補類藥, 一般頭煎煮沸後再煮30分鐘左右。 解表藥氣味辛香, 富含揮發油, 煎煮太久易使藥材有效成分揮發逸去, 降低藥效, 宜急火煮沸, 再煎5—10分鐘。 一般藥煮沸後再煎煮約15分鐘即可。 二煎藥宜比頭煎時間短些。 煎液量, 以每次煎煮後趁熱濾取煎液100—200ml為宜。 藥味多的煎藥量宜多些, 藥量少則宜少些。 注意第二次煎煮後, 應擠榨藥渣, 避免煎液的損失。 兩次煎液合併混勻後分兩次服。
還有一些特殊煎法, 如薄荷等氣味芳香、含揮發性成分,
中藥(指湯藥而言)一般服法是一天兩次, 每天早晚各服1次, 或一天3次, 分早、中、晚各服1次, 但根據治療需要, 具體又有下列10種:
①飯前服。 一般病位在下, 應在飯前服藥, 以使藥性容易下達。 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 治療腸道疾病, 也宜在飯前服藥, 因這時胃是空的, 服藥後, 大部能直接和消化道粘膜接觸, 可以較快、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
②飯後服。 病位在上, 應在飯後服藥。 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 或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藥, 在飯後服用, 可使藥性上行。 毒性較大的藥, 也宜在飯後服, 避免吸收太快, 導致中毒。
③冷服。 一般是指解毒藥、止吐藥、清熱藥, 均應冷服。 冷服有兩種含義:一個是指寒性藥劑放涼後服, 如治療大熱實證病症者;再是指熱性藥劑冷後服用, 如治療真寒假熱病症。
④溫服。 凡平和的藥、補益的藥, 均宜溫服, 使其益氣, 增強補益的功能。
⑤熱服。 凡傷風感冒、解毒的藥, 宜趁熱大口服下, 以達到發汗目的;祛寒通血脈的藥也如此。
⑥頓服。 是指藥性峻烈的小劑量湯藥, 要一次服完。 目的在於使藥物在不傷正氣的情況下, 集中藥力, 發揮其最大效應,如通便、化瘀血等。
⑦頻服。凡咽喉病者、嘔吐病者,宜採用多次頻服的方法。緩緩服下,能使湯藥充分接觸患部,較快見效。
⑧空腹服。凡滋補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
⑨睡前服。安眠鎮靜的藥,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積滯、胸膈病者,服藥後宜仰臥;有頭、腦、耳、目病者,服藥後,宜去枕而臥;有左右兩肋病患者,服藥後要左右側臥。
⑩隔夜服。主要是指驅蟲病,在睡前服一次後,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使腸道寄生蟲更易被麻醉或殺死,以便排出體外。
發揮其最大效應,如通便、化瘀血等。⑦頻服。凡咽喉病者、嘔吐病者,宜採用多次頻服的方法。緩緩服下,能使湯藥充分接觸患部,較快見效。
⑧空腹服。凡滋補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
⑨睡前服。安眠鎮靜的藥,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積滯、胸膈病者,服藥後宜仰臥;有頭、腦、耳、目病者,服藥後,宜去枕而臥;有左右兩肋病患者,服藥後要左右側臥。
⑩隔夜服。主要是指驅蟲病,在睡前服一次後,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使腸道寄生蟲更易被麻醉或殺死,以便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