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經幾天了, 夏末入秋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候感冒和一些“老毛病”就會特別容易復發, 因此醫生提醒, 夏秋之交應特別注意疾病的預防, 以免舊病復發。 接下來, 小編主要介紹腹瀉疾病的預防。
當心腹瀉導致胃病復發
立秋過後, 又是冰箱病的高發季節。 不少人因為直接食用從冰箱裡取出的飲料和食物, 頻頻引發胃腸炎等急性病。
秋季腹瀉大多數是病毒污染所致, 與一般飲食不潔引起的腸炎不同。 宣武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曹濤說, 經過炎夏的消耗, 入秋後, 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 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
那麼如何預防秋季腹瀉呢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勿食生、冷的食物, 吃熟食, 喝開水, 勤洗手, 尤其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淨手;外出旅遊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安全。
2、餐具、炊具用前消毒。 餐具(菜板, 刀叉, 榨汁機, 各種容器等)用後晾乾, 用前清洗、消毒。
3、講究食物放置。 冰箱內放置的食物要更換一個乾淨的容器放置。 必須煮沸後食用。
4、保持空氣新鮮。 切莫因為天氣轉冷, 怕受涼而緊閉門窗, 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 能夠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5、不接觸腹瀉病人。 不去病人集中的醫務場所, 少去公共場所,
6、應注意多鍛煉身體, 增強體質;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豐富的營養, 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
7、注意保暖, 應根據天氣變化來增減衣服。
秋季腹瀉的類型與食療方:
1、 濕熱型:大便呈蛋花湯樣, 伴有少許黏液, 發熱, 舌苔厚膩。 秋季腹瀉以此型最多見。
陳皮紅棗湯:取幹紅棗12只, 洗淨晾乾, 放在鐵鍋內炒成微焦, 取陳皮10克洗淨, 二味一起加入水煎15分鐘, 飯後代茶飲, 每日分2次服。
功效提示:陳皮具有解毒、潤腸的功效, 能有效幫助腸胃毒素的排除, 還有助於調節紊亂的胃腸道功能。 幹棗有補血, 安神, 健脾之功效。 此湯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
2、 風寒型:大便稀薄泡沫多, 色淡, 臭味少, 有腹鳴腹痛,
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 白術12克, 蒼術6克。 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術及蒼術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 加入糯米共同煮粥食用。
功效提示:白術健脾益氣, 用於脾虛食少、腹脹腹瀉;蒼術溫中止瀉;糯米補脾益氣;三者同粥, 有健脾、抗炎、抗腹瀉的功效。
3、 傷食型:哭鬧不安、腹脹、腹痛、大便酸臭、食欲減退伴口臭。 多見於腹瀉並伴有消化不良的寶寶。
蘋果泥:①把蘋果洗淨, 分兩瓣, 用勺子刮泥喂孩子。 ②取蘋果1只洗淨, 連皮切碎, 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 煎湯代茶飲。 適用于1歲以內的兒童, 大於1歲者, 可吃蘋果泥。
功效提示:蘋果含有果膠和鞣酸, 果膠有吸附作用, 鞣酸有收斂作用, 可以治療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