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是一位慢性腎炎患者, 一直都比較注意保暖。 所以, 冬天為了禦寒、增強體力, 它每天的飲食都是偏鹹、高蛋白以及高脂肪。 持續一段時間後, 老宋出現噁心、嘔吐、乏力的現象。 經過醫院的進一步診斷, 結果顯示老宋的慢性腎炎惡化成慢性腎衰竭。
專家表示, 天氣寒冷造成人們胃口大增。 一些慢性腎炎患者容易忽略自身問題, 飲食不節制, 導致攝入過多鹽、蛋白質和脂肪等會加重腎病的食物。
慢性腎炎患者飲食注意防止蛋白質的攝入過量。 因為蛋白質被人體攝入後, 被組織利用, 而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等物質就是其代謝產物。
慢性腎病患者冬季飲食要注意什麼
1.腎功能不好的人, 更要注意限制磷的攝入, 肉湯、動物內臟、堅果都含磷高, 要少吃, 要學會控制自己的飲食。 腎病患者隨時都要注意低鹽飲食, 當血漿中的白蛋白含量下降時, 可多食用精蛋白, 如瘦肉類、魚類、蛋類與豆製品等;
2.當血中尿素氮的含量已經增高、有尿毒癥傾向時, 應吃低蛋白飲食, 控制植物蛋白的攝入。 尿量少的, 要限制鉀的攝入, 少吃柑橘類、香蕉、土豆等;
3.如伴有高血壓者, 更應限制鹽的攝入, 要控制在正常攝入鹽量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
慢性腎炎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宜控制在60—80克以內, 腎功能不全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不能超過每公斤體重0.6—0.8克。 而冬季氣溫較低, 人們喜食大量高熱量、高蛋白食物, 給腎臟造成負擔。 所以, 建議患者在冬季食用蔬菜要以時令蔬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