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皮膚是人體五臟內部的反映, 人體外部的變化都與內部五臟的變化有關。 所以一旦皮膚出現問題也代表了身體有毛病出現了, 那若皮膚出現了粉刺問題, 身體又有哪個部位出現毛病呢?或許說身體哪裡出毛病誘發粉刺呢?
中醫認為引起粉刺有5大原因, 分別是:
一、肺熱:多由肺有宿熱 , 複感風邪 , 遂使肺熱不得外泄引起。 其症面長丘疹 , 狀如粟米 , 可擠出白粉色油狀物 , 皮疹以鼻周圍為多 , 亦可見於前額 , 間或有黑頭粉刺 , 且伴口鼻乾燥 , 大便幹結 , 苔黃 , 舌紅 , 脈數, 宜用清泄肺熱法。 方用瀉白散化裁。
二、血熱:多由情志內傷 , 氣分鬱滯 , 日久化熱 , 熱伏營血所致。 其症顏面丘疹以口鼻及兩眉間為多 , 面部潮熱明顯 , 婦女尚有月經前後丘疹增多 , 舌紅 , 脈細數等, 宜用涼血清熱法, 方用自擬丹皮四物湯治療。
三、胃熱:多由飲食不節 , 過食肥甘之物 , 使腸胃燥結 , 中焦積熱 , 郁於面部皮膚而致。 其症面部丘疹 , 狀如粟米 , 能擠出白粉樣油狀物 , 間有黑頭粉刺 , 以口周為多 , 亦可見於背部與前胸 , 且常伴有口幹口臭 , 飲食較多 , 舌燥 , 喜冷飲 , 大便秘結 , 脈沉實有力等, 用清瀉胃腸法方用清胃散加減。
四、熱毒熾盛:多由肺胃蘊熱上炎 , 複感外界毒邪 , 熱毒相結 , 蘊於面部皮膚引起。 其症為面部有散在丘疹 , 以小膿皰為主 , 周圍常有紅暈 , 自覺疼痛 ,
現在知道引起粉刺的原因, 那麼日常生活我們要注意什麼預防粉刺的出現呢?
一、不宜吃辛辣之物, 這類食品性熱, 食後容易升火, 粉刺者本屬內熱, 服食這類食品無疑是火上加油。
二、不宜吃高脂類食物, 高脂類食物能產生大量熱能, 使內熱加重。 因此, 必須忌食如豬油、奶油、肥肉、豬腦、豬肝、豬腎、雞蛋等。
三、不宜吃腥發之物, 腥發之物常可引起機體過敏而導致疾病加重, 常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擴大而難以祛除。 因此, 腥發之物必須忌食, 特別是海產品, 如海蝦、海蟹、帶魚等。
四、不宜吃補品, 有些家長生怕發育期的孩子營養不夠, 於是拼命進補,
五、不宜吃高糖食物, 人體食入高糖食品後, 會使機體新陳代謝旺盛, 皮脂腺分泌增多, 從而使粉刺連續不斷地出現。 因此患者忌食高糖食物, 如白糖、冰糖、紅糖、葡葡糖、巧克力、霜淇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