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明吃青團子的由來~

清明吃青團子的由來~

清明時節, 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 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 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 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 與自己一起耕地。 沒有抓到陳太平, 清兵並未善罷甘休, 於是在村裡添兵設崗, 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 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

回家後, 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 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 滑了一跤, 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 他頓時計上心頭, 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

揉進糯米粉內, 做成一隻只米團子。 然後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裡, 混過村口的哨兵。 陳太平吃了青團, 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 天黑後, 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 後來, 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 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也可以用其他綠色菜葉代替)搗爛後擠壓出汁, 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 然後開始製作團子。 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 在包餡時, 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 團坯制好後, 將它們入籠蒸熟, 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 這便大功告成了。 青團子油綠如玉,

糯韌綿軟, 清香撲鼻, 吃起來甜而不膩, 肥而不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