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傷寒表實證出現尺脈遲、尺脈微和胃中虛冷還能用發汗法嗎?

傷寒尺脈遲。 《傷寒論》指出:“脈浮緊者, 法當身疼痛, 宜以汗解之。 ”從這裡可以看出, 脈浮而緊為施用汗法的重要指征。 如果傷寒表實, 症見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 按其脈僅寸關浮緊, 尺部脈不緊而遲弱, 這說明患者榮氣本虛, 陰渡不足, 那就不能使用汗法。 因血汗同源, 血出少陰之經, 若強發少陰之汗, 則不僅榮血更虛, 下焦元氣亦會因此受到影響, 甚至會出現亡陽亡陰之變。 治療可考慮用溫養血脈兼解襲邪的方法, 以薪加湯為主方, 亦可以用小建中湯甘溫扶陽, 兼以養陰。 總之, 祛邪之時必須顧正。

傷寒尺脈微。

尺中脈微, 為裡氣虛衰, 腎陽不足的反映, 雖有傷寒表實證, 亦不可隨便用發汗之法。 因發汗則使虛象更虛, 往往招來汗多亡陽之患。 《傷寒論》雲:“脈微, 不可發汗, 亡陽故也”。 治療可以考慮用桂枝加附子湯扶陽解表。 尺脈候腎。 腎屬少陰, 與太陽相表裡, 為太陽之根, 故古人早有“實則太陽, 虛則少陰”之說。 尺脈遲、尺脈微, 都說明步明裡虛。 根據《傷寒論》“少陰不可發汗”的原則, 在酌情使用汗法之前或汗法之中, 必須考慮到少甜這個根本問題, 千萬不可用麻桂發汗。 傷寒胃中虛冷。 平素中虛裡寒, 胃陽不振的人, 縱然是感受外邪得了太陽傷寒, 也不可妄用汗法。 因發汗可使陽氣隨汗外越, 裡寒加劇, 不但可以引起胃中虛冷, 脾陽不運的嘔吐證,
亦可使腸道索有蛔蟲寄生的人, 因中陽虛衰, 蛔蟲不安于中而向上簾動, 造成吐蛔。 治療可本著先溫裡, 後解表的原則。 溫裡宜小建中湯或理中湯, 解表宜麻黃湯。 若誤汗吐蛔, 可用理中湯送服烏梅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