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 桑椹味甘酸, 性微寒, 入心、肝、腎經, 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 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鬚髮早白、消渴口幹、大便幹結等症。 桑椹入胃, 能補充胃液的缺乏, 促進胃液的消化, 入腸能促進腸液分泌, 增進胃腸蠕動, 因而有補益強壯之功。
現代醫學認為, 桑椹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蘿蔔素、維生素(A、B1、B2、C)、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礦物質鈣、磷、鐵、銅、鋅等營養物質。 桑樹特殊的生長環境決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長、無任何污染的特點,
桑椹有改善皮膚的血液供應, 營養肌膚, 使皮膚白嫩及烏髮等作用, 並能延緩衰老。 桑椹是中老年人健體美顏、抗衰老的佳果與良藥。 常食桑椹可以明目, 緩解眼睛疲勞乾澀的症狀。 桑椹具有免疫促進作用, 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 促進新陳代謝。 它可以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 防止白細胞減少, 並對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具有輔助功效。
早生白髮不如多吃桑葚。 酸甜多汁的桑葚單吃可起到生津消渴作用, 制成藥或膏劑常服, 則能黑髮明目, 美容抗衰老。
功效:常吃能益腎補肝, 養血明目, 且可潤腸通便解酒毒, 還能營養肌膚、防止早生白髮。
食法:洗淨直接吃可生津止渴, 若要達到滋補肝腎的功效, 最好熬成桑葚膏每天服用。
做法如下:取鮮桑葚適量絞汁, 小火熬至原汁一半時加適量蜜再熬成膏。 每日用溫開水送服2次, 每次20毫升左右。 切記熬桑葚膏時不要用鐵制容器, 以免破壞果體中的多種營養, 降低滋補功效。
提醒:糖尿病人少吃, 脾虛腹瀉者少吃。 另外,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