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是指入睡時汗出, 醒後汗自止, 除了氣陰兩虛, 多見於陰虛內熱。 此外, 兒童盜汗較為常見, 也多由營衛不和、陰虛內熱所致。 那麼小兒盜汗如何調理呢?看看下面介紹的小兒盜汗調理方法。
小兒盜汗如何治療?
由於脾虛易感兒常表現為一組綜合症狀, 因此治療也要採取綜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學一些科學育兒知識, 並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加強營養, 合理膳食, 葷素搭配, 粗細兼吃, 糾正患兒的偏食, 厭食習慣, 以增強體質。
2.注意鍛煉身體。 如游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 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觸感染。 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去, 室內不要吸煙, 保持空氣流通。 可用溫鹽水漱口。 ? 4. 可採用食療方法, 增強脾胃功能。 如:山藥胡蘿蔔粥:山藥去皮切片, 放胡蘿蔔, 與白米同煮, 早晚服食;還可以根據情況加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
5. 按摩及耳針療法:
(1)按摩腹部, 揉中脘, 補脾土(拇指指末節指腹螺紋面), 按揉足三裡穴。
(2)耳穴選肺、脾、皮質下穴, 按摩出現熱脹感而止, 每穴60下, 10天為一療程。 或選上述穴位貼耳豆, 保留15~20天。
中醫治小兒盜汗方
取赤小豆, 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 熟後加紅糖, 混勻後一天內一次或分次吃完, 連服半個月, 治療小兒盜汗有較好療效。
對盜汗患兒, 家長不能濫用補品。 應調整飲食, 要控制兒童的葷食、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