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是睡覺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白天如果工作很累的話, 晚上便容易打鼾, 其實打鼾是一種病症,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如何按摩穴位來治療打鼾。
打鼾(醫學術語為鼾症、打呼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睡眠現象,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司空見慣的, 而不以為然, 還有人把打呼嚕看成睡得香的表現。 其實打呼嚕是健康的大敵, 由於打呼嚕使睡眠呼吸反復暫停, 造成大腦、血液嚴重缺氧, 形成低血氧症, 而誘發高血壓、腦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絞痛。 夜間呼吸暫停時間超過120秒容易在淩晨發生猝死。
中醫認為打呼嚕, 是肺氣不宣、痰堵氣道造成的, 止鼾當從宣肺祛痰入手。 每天堅持按摩中脘、陰陵泉、天樞、豐隆這4個養生穴位, 可有效緩解打鼾症狀。 由於睡眠時咽部軟齶、懸雍垂(即小舌頭)、舌根等處的軟組織在呼吸氣流的推動下, 發生顫動而產生的一種有規律的聲音。 想有效止鼾, 按揉穴位效果很好。 每天早晚各1次, 每個養生穴位按摩5分鐘, 可以按照陰陵泉—豐隆—中脘—天樞的順序來做。
陰陵泉穴
此養生穴位是脾經的五輸穴裡的合穴, 善於調節脾臟的功能。 脾主運化, 利水滲濕, 濕生痰, 所以陰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強身、祛痰作用。 陰陵泉在小腿內側, 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豐隆穴
此養生穴位更是一個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
中脘穴
此養生穴位是腑的會穴, 凡是脾胃失調、運化失常導致的各類臟腑相關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療。 肺臟病變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虛引起的痰多等問題, 用中脘都有極好的效果。 中脘既能宣肺, 又能祛痰, 是治療打鼾的理想穴位。 中脘在上腹部, 肚臍上4寸。
小編提示, 平時常按上述的三個穴位, 可有效改善睡眠打鼾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