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魚膽可治療目疾、高血壓、氣管炎、咳喘等疾病。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有不少人吞服魚苦膽以治病。 殊不知, 這是很危險的吃法, 千百年來有不少人因此而中毒身亡。 魚膽有毒的魚種類較多, 有青草魚、鏈魚、編魚、紡魚、鯽魚等。
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魚膽汁雖有明目、法痰、鎮咳、降壓等作用, 但因其毒性較大, 其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十分接近, 吃少了不起作用, 吃多了有中毒危險, 所以不能用來治療疾病。 體重 80 公斤的人, 若吞眼兩隻青草魚的苦膽, 便可致死。
吞服魚膽後一般在半小時至數小時內即會出現頭痛、頭暈、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出現血壓上升、浮腫、心律失常、腰痛、抽搐、嗜睡、腎功能衰竭,
魚膽味苦有毒, 在殺魚時, 如不慎弄破魚膽, 膽汁污染了魚肉, 可用少許堿面或小蘇打塗沫污染處片刻, 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苦味即可除掉, 如魚湯有苦味, 不妨在魚湯中加適量味精, 也可除去苦味。